ID: 23713289

6.2共筑生命家园教案导学案习题课件

日期:2025-09-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32356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共筑,生命,家园,教案,导学案,习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 素养 目标 1认可我国环境基本国策;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及绿色发展道路。(政治认同) 2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道德修养) 3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法治观念) 4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健全人格) 5在生活中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责任意识) 重点 难点 重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做法。 难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 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下面是一位同学摘录的诗文,让我们大声朗读并感受它们的意境。 阅读诗文,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生活图景? 你认为上述两幅图景蕴含着怎样的共同意境? 想到远离尘俗、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上述两幅图景蕴含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意境。 教师随笔 二、自主学习 提示:阅读教材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尝试着在教材上找出问题的要点。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4.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5.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 6.践行绿色生活,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展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相关的活动图片。(见课件) 学生思考:图片中的各种活动告诉我们人类与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点拨:(1)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2.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展示地球上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有关的材料。(见课件) 学生思考:地球向人类敲响警钟,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点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导 与 学 过 程 3.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展示人类破坏自然受到惩罚的图片。(见课件) 学生思考:阅读以上图片后,你受到什么启示 教师点拨: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知识归纳: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 教师点拨:(1)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4)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4.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做法。 展示牧民两种不同做法带来两种不同结果的材料。(见课件) 学生思考:牧民两种做法的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教师点拨:(1)第一种做法,会使草原茂盛,羊的数量逐渐增多;第二种做法,会使草原退化,羊的数量越来越少。(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展示环境保护的国际共识和人类文明历程的材料。(见课件) 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1982年5月,人类环境特别会议通过《内罗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