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课时1 气象灾害 [学习目标定位] 1.说出自然灾害的类型。2.了解各种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洪涝等)的概念、时空分布、成因、危害。 气象灾害 1.气象灾害是指因气象异常而导致的灾害。主要包括①干旱、②洪涝和③热带气旋。 思维活动 1.你知道的自然灾害中,哪些是气象灾害?危害最广泛的气象灾害是哪一种? 答案 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最广泛的气象灾害是干旱。 2.干旱 (1)干旱的概念与危害:干旱是指长期④降水偏少或无降水。干旱可导致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造成人畜用水和⑤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干旱还可以造成局部地区的⑥社会动荡。 (2)干旱的分布:干旱气候出现的区域称为干旱气候区或干旱区。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是干旱频繁发生的地区。 思维活动 2.为什么西北干旱区降水稀少,但并不是我国旱灾最为严重的地区? 答案 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多为荒漠景观,工农业生产活动较少,受灾体少,造成的损失少,干旱并不意味着旱灾严重。 3.洪涝 (1)洪涝灾害包括⑦洪水和⑧雨涝两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型。 (2)洪水灾害是指由于⑨暴雨或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原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猛增,水位急剧上涨,水流冲出⑩天然水道或 人工堤坝所造成的灾害。 (3)雨涝灾害是指由大雨、暴雨或 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分布在陆地 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往往是雨涝灾害的多发地区。 (4)雨涝灾害等级划分 雨涝等级 轻涝 中涝 重涝 积水深度(厘米) <3 3~5 >5 积水时间(天) <1 1~2 >2 思维活动 3.为什么季风区、江河下游平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答案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引起洪涝灾害。河流中下游地区,通常汇聚了多条支流,水量较大,而且在地势低平处流速缓慢,因此多曲流、易淤塞,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4.热带气旋 (1)概念: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 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 (2)危害:强烈的热带气旋,不但形成狂风、巨浪,而且往往伴随发生暴雨、风暴潮,引起洪涝,冲毁农田,毁坏房屋和其他建设设施,中断交通、通信、输电线路,造成海难事故和人员伤亡。 (3)等级划分:热带气旋可以划分为四级,填写下表: 名称 热带低压 热带风暴 强热带风暴 台风 风级 6~7级 8~9级 10~11级 12级或以上 (4)分布:受热带气旋威胁最严重的三个地区: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 思维活动 4.台风造成危害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狂风、暴雨、风暴潮会造成危害。 探究点一 干旱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 我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华南地区 11 43 39 7 华北平原 9.8 73 13 4.2 长江中下游 22 45 18 15 西北干旱区 32 29 10 29 材料三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2)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3)简要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A地主要为春旱。原因:春季降水少,并且春季气温回升较快造成蒸发量大,形成春旱; B地主要为伏旱(7、8月份)。原因:该地在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 (3)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和技术;防治水污染,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