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15584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统编版)

日期:2025-11-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25751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
  • cover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掌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其作用,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2. 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正确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识记对外开放格局,以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来说明实行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正确性;通过利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3.家国情怀:了解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认识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的影响,理解世界是一个整体,树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进步需要中国的观念。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难点】 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强调歌词“一个圈让一座有一座的高楼大厦崛起。”这个“圈”是中共中央在对外开放上做的一个尝试,是我国的经济特区。以经济特区为起点,开放的春风绿了江南岸,又度玉门关,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中国对外开放的画卷逐渐铺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内容。 讲授新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 教师:结合以下材料分析,你认为中国需要对外开放吗?说出你的理由。 材料一:1972年,中国政府曾明确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 资,中国也不向外国输出资本。1974年外贸部的一篇文章也明确表示:“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不会引进外国资本。 材料二: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思潮泛滥,特别是在“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下,正常的对外经济贸易关系被横加指责,扣上卖国主义、洋奴主义、爬行主义等帽子,中国基本处于关门搞建设的状态,有关方面的认识也发生了严重扭曲。 材料三: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平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2元,其中两亿农民年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仅仅只能挣到一角一分钱,1.9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三分钱,……1978年,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农民生活水平不如五十年代。 材料四:1978年,我国企业每个职工平均创造的价值只有0.9万元人民币,而美国为6.5万美元。1952年到1983年,国家向重工业投资4150亿元,同期重工业给国家积累的资金只有8150亿元。 材料五:70年代被遣返回大陆的偷渡者。 广东省统计: 1954年到1980年,官方记录的“逃港”事件有56.5万多人次。罗芳村:(深圳)人均年收入134元,(香港)人均年收入13000元 ,“内地劳动一个月,不如香港干一天”。 材料六:列强瓜分中国漫画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文选》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1)现实要求:发展经济,缩小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 (2)历史教训:闭关锁国导致落后。 (3)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创办经济特区 播放视频:【知识解析】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设立 教师总结: (1)时间:1980年 (2)名称:深圳、厦门、汕头、珠海 学生根据课本44页地图,找出相关位置。 选择这四个城市的原因:交通便利;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邻近港、澳、台,有利于吸引港、澳、台的资金。 (3)“特”在哪里? 为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