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同步练习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11·聊城高二检测)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的自然灾害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B.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洪涝多发区 C.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华南地区———旱灾多发区 D.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地震多发区 读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2、3题。 2.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3.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 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4、5题。 4.图示的地貌分布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 5.该地貌类型最频繁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水土流失 C.滑坡 D.泥石流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程度越高),据此回答6、7题。 6.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①寒潮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 ①森林覆盖率高 ②地形 ③降水充沛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8.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1分) (1)图甲中阴影表示的地形区是______,该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2)试分析图甲阴影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3)图乙中第一级阶梯上的灾害种类有_____________,其危害表现为_____________。 9.(案例探究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民政部网站消息 民政部会同其他部门对2010年5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进行了会商和核定,核定结果表明,2010年5月,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以及地震为主,受灾人口6 457.1万人(次),因灾死亡157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51.7亿元。5月份,我国共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06个县(市、区)遭受洪涝灾害,特别是南方地区先后出现6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其中湖南、江西、广东均遭受了3次以上洪涝灾害过程。 材料二 读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2000~2005年)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南一侧自然灾害多,西北一侧自然灾害少。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我国滑坡、泥石流主要集中在_____地区,台风主要集中在_____地区,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具有_____的特点。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华南地区降水丰富,旱灾较少;华中地区位于板块的内部,地壳较稳定。 2、3.【解析】2选A,3选C。图中不同的灾害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其中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成因以自然因素为主;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部、南部,西北西部及东北东部的山区;3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成因以气候干旱为主;4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其中以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为主;5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质条件(石灰岩广布)是其主要原因,地形崎岖是其主要结果。 4、5. 【解析】4选C,5选D。第4题,由图可知,该地区多为季节性河流,在山前形成洪积-冲积扇平原,应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第5题,由于该地区多松散物质,夏季高山积雪融化,多冰川泥石流。 6、7.【解析】6选B,7选B。四省区中,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