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1581

2.1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学案 (3)

日期:2025-04-3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7次 大小:7006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我国,自然灾害,特点,分布,学案
  • cover
第一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学习目标定位] 1.能说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四大基本特点及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2.能在我国地图上指明我国灾害类型的空间分布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我国的三大自然灾害带及其主要灾害类型。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灾害种类多: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分布,其中以①洪涝、②干旱和③地震的危害最大。 2.发生频率高: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害④24.5次,⑤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 3.分布范围广 西北、华北地区春秋多⑥干旱;东部季风区夏季多⑦暴雨和⑧洪涝灾害;东北和西南地区,冬春多⑨干旱,森林火灾也时有发生;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多地震;青藏高原多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东南沿海多⑩台风、 风暴潮等。 4.地域差异大:东部地区灾害 类型多,强度大, 频率高,损失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但 损失较小。 思维活动 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分别有哪些? 答案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我国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 答案 我国自然灾害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灾害种类多,二是发生频率高,三是分布范围广,四是地域差异大。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 1.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我国自然灾害在时间上分布具有 周期性;在空间分布上,在自然灾害集中的地带往往形成自然灾害带。 2.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 自然灾害带 主要自然灾害 沿海灾害带 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震 沿江灾害带 暴雨、干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 山前灾害带 地震、泥石流、滑坡、冰雹 思维活动 3.我国东、西部人口数量、社会经济水平的差异对灾情有什么影响? 答案 东部地区人口多,社会经济水平高,建筑物密集,受灾体的价值高,尽管防御能力较强,但灾害风险大,受灾后灾情严重;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社会经济水平低,相比东部来说尽管防御能力差,但灾害风险相对较小,灾情相对较弱,经济损失也少。 探究点一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害24.5次,其中旱灾7.5次,洪涝灾害5.8次,台风6.9次,冰冻灾害2.8次,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 (1)材料主要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是(  ) A.种类多 B.频率高 C.分布范围广 D.地域差异大 (2)我国自然灾害时间上的分布特点是(  ) A.严重期为主 B.平静期为主 C.分布方向呈规律性 D.平静期与严重期周期性出现 答案 (1)B (2)D 解析 (1)材料中指出我国平均每年出现的较大的气象灾害的次数,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2)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是平静期与严重期周期性出现,所以答案D正确。 反思归纳 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种类 迁移应用1 读“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1900~2000年)”,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  ) A.灾害种类多样 B.灾害种类少 C.灾害发生次数较少 D.灾害发生频率小 答案 A 探究点二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 探究活动 阅读教材P33相关内容,了解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并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沿海地区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2)试分析我国沿江地带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 (3)为什么山前地带多自然灾害? 答案 (1)沿海地区是我国陆海交接地带和西北太平洋地震带,是受风暴潮、台风、地震等影响显著的地区,又是夏季风首当其冲的位置,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我国沿海地区的旱涝灾害频繁。加之沿海地区承载着全国41%的人口,50%的大中城市,创造了60%以上的国民经济产值。因此,沿海地区遭受灾害后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成为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2)沿江地带包含了河流的上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