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71583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学案(共2个课时)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6次 大小:28612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我国,干旱,洪涝,寒潮,台风,学案
    选修V 2.1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我国最深刻的四种气象的主要特征。 2.通过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四种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3.学会综合分析并说明阐述我国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寒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 【重难难点】 1.我国四种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 2.四种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 课前预习案 【使用说明】 1. 图文结合、仔细认真阅读课文,双色笔标注重难点和疑点知识。 2.自习阅读学习目标、独立完成预习案(40分钟完成)。 3.通过预习把难以理解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处。 【教材助读】 一.分析我国的干旱灾害。 1、特征; 2、形成原因: 3、危害: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1、形成原因: 2、分布特点: 三、影响我国的寒潮 1、概念: 2、多发季节: 3、原地: 4、路径: 5、危害: 四、影响我国的台风 1、原地: 2、构造: 3、多发季节: 4、路径: 5、危害: 【预习自测】: 1.我国东南半壁灾害点位多,西北半壁灾害点位稀少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东南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体多;西北部受灾体少 B.东南部人多地少,环境问题多而重;西北部人少地多,生态脆弱 C.东南防灾意识强,西北部减灾能力强 D.东南部季风气候,西北部大陆性气候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 B.经济迅速发展,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C.地处世界两条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 D.灾害防御能力有限,灾害监测系统不健全 3.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 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C.旱灾多发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南地区 D.地震多发区———华北、西北、西南、华中 【我的疑问】 课堂探究案 【质疑探究】 探究一:讨论:中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二:读图观察: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有何特征?分析该特点形成的自然背景 小结: 课后训练案 一、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的主要灾害类型和灾害多发的原因。 二.比较说明我国沿海与内地、南方与北方自然灾害的类型差异。 【我的收获】选修V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我国最深刻的四种气象的主要特征。 2.通过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四种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3.学会综合分析并说明阐述我国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寒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 【重难难点】 1.我国四种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 2.四种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 课前预习案 【使用说明】 1. 图文结合、仔细认真阅读课文,双色笔标注重难点和疑点知识。 2.自习阅读学习目标、独立完成预习案(40分钟完成)。 3.通过预习把难以理解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处。 【教材助读】 一.阅读课本43页图文资料“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思考以下问题: 1.分析寒潮发生在什么季节? 2.强冷空气的源地在哪里 移动方向如何? 3.指图中说出入侵我国的三条寒潮路线。 4.寒潮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不易受寒潮侵袭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 二.影响我国的台风: 1、什么是台风: 2、能量主要来源: 3、构造: 4、发生季节: 5、路径: 6、影响: 【我的疑问】 课堂探究案 【质疑探究】 探究一:阅读教材44页材料“寒潮危害我国一例”和45页材料“‘白灾’和‘黑灾’”,思考我国各地区寒潮带来的灾害有何不同 探究二: 寒潮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危害,难道寒潮对人类就没有有利的影响吗? 探究三:阅读表格“1951—1990年我国各地区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次数”, 分析问题: 西北地区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长江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