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71586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1611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我国,干旱,洪涝,寒潮,台风,教案
  • cover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概括说出影响我国最深刻的四种气象灾害类型的主要特征。2.会独立分析并明确阐述我国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及主要影响因素、寒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3.知道并能说出寒潮及台风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及其主要危害,能在图中指出寒潮入侵和台风登陆我国的主要路径。4.提高对各种气象灾害成因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提高对地理资料的分析、概括、总结能力。2.通过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四种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培养地理空间思维。 3.通过综合分析我国干旱的形成原因、洪涝灾害的影响因素、寒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间的关系,运用联系的、综合的分析方法,有效进行知识迁移,建立起联系的、整体的地理知识结构。4.通过比较分析四种气象灾害在发生时间、影响地区、形成原因、基本危害等方面的异同,认清本质,寻找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气象灾害对我国的深刻影响,充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气象灾害的国家,增强忧患意识,激发对基本国情深入了解的愿望,增强使命感。2.全面分析各种灾害的产生原因,探索灾害规律,培养求真务实的研究精神,正视灾害的发生,端正按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强化防灾减灾意识。3.掌握我国气象灾害的地域差异,进一步明确因地制宜防灾减灾的思路。4.充分认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会导致或加剧气象灾害的产生,从而强化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 每种气象灾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 [教学难点] 每种气象灾害的成因分析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投影资料)据报道:l949--1980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达l21.3万人,其中61%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我国每年由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总损失的57%;我国每年由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约占全部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40%。【教师总结】气象灾害是对我国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复习提问】什么是气象灾害 【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气候作为一种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重要作用,但同时,大气也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气象灾害种类很多,其中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四种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危害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板书】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一、我国的干旱灾害【阅读分析】阅读下列三则资料,总结我国干旱灾害的基本特征、地区分布和形成原因。资料l:1981--2001年全国农业受灾面积波动情况图。资料2: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发生的次数。在1951年至l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干旱次数占干旱和洪涝总次数的56%。资料3:在我国历史上,干旱连年出现是经常的,例如北京地区在1471~1949年间发生干旱170次,其中有115次是连年发生的。l637~1643年和l939~1945年干旱竟连续7年之久。l949年以后,干旱仍有连年发生的现象,如长江中下游地区1958~1961年连续4年干旱,农业减产;1966~1968年连续3年干旱;l951~1980年我国华北地区出现春夏连旱和伏秋连旱的年份有14次。【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但干旱的受灾面积总是大于洪涝的受灾面积。尽管是l991年发生了严重水灾的情况下,但这一年全国旱灾面积仍高于水灾面积。干旱的发生次数总是多于洪涝,并且干旱的连续性往往使旱情加剧,灾害严重。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干旱的根本原因。同时还可以看出我国的干旱灾害在时空分布上是不均衡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