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1619

2.3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学案 (1)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2次 大小:685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学案
  • cover
策略与反思归纳与纠错 【学习目标】掌握我国地震灾害的成因与分布。理解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产生机制及时空分布。【重点难点】地震的成因与分布 泥石流、滑坡灾害的产生机制【学法指导】 自学辅导 小组讨论 【自主学习】之【基础梳理】我国的地震灾害1.基本特点 分布范围广 频率高,_____ _____,危害大2.成因:1.)我国位于_____板块、亚欧板块和_____板块交界处。2.)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_____地震带之间。3.分布:不均匀、呈_____状、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_____。二、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1.普遍发生的原因:地形_____,雨量_____,森林覆盖率低,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2.泥石流灾害 暴雨泥石流:发生在西部和_____地区气候1.)主要类型 的山地环境中。冰川泥石流:主要发生在_____以西的高原上。2.)形成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地貌、_____、水文气象、_____、 (决定因素)等。 人为因素:_____、不当的开挖、堆积等。3.)分布以西界线以东为主要发育地区,呈_____分布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乌蒙山一线为界。呈_____分布。滑坡1.)成因内在因素:岩体或土体的性质、_____以及外表形态等。外部因素:地下水活动、_____(主要外部因素)、地震、河流冲刷、人工爆破等。2.)主要活动期:每年_____月。3.)分布界 线大致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差异东西差异东部_____西部密集,_____—川西—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地区省际差异频率最高的是_____省,其次是陕西、云南、甘肃、青海、贵州【合作探究】:我国地震西多东少,灾情东重西轻的原因是什么?2.以汶川地震为例,分析影响地震灾情大小的因素。项目 内 容 实 例灾情成因自然原因震级高震中距小震源浅发生时间特殊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建筑物抗震性差防抗震能力、意识差3.结合教材P51图2—17,回答活动题。4.结合教材P52阅读和活动题材料,回答相应的问题。5.比较滑坡和泥石流形成方面存在的异同 相 同 点 不 同 点【课堂检测】1.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多数地震与火山活动有关 B.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中C.5级以下的地震,称为微震;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D.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2.能够诱发地震的自然灾害是 ( )A.海啸 B.滑坡 C.火山 D.台风3.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  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C.地震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破坏性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4.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是 (   )  A.陡峭的沟谷山区  B.平原地区 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5.人类活动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正确的是 ( )A..地震、海啸 B.滑坡、泥石流 C. 沙尘暴、火山喷发 D.台风、洪涝6.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高温少雨 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7.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8.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12日14时31分左右,凯里市部分居民感觉明显震感;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震感。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温家宝总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