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7章 力 力与运动 “力”似乎是一个大家都十分熟悉的知识。有的人力气很大,有些东西很轻小……这些似乎都与“力”有着某种联系。力到底是什么 力是怎么产生的 通常我们都会接触到哪些力 物理学是如何认识力的 请注意,力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物理学对许多问题的研究,常常是从对力的认识开始的。 作为初学者,我们要注意学习有关力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和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与运动有什么关系是物理学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它涉及人类对客观世界运动规律的基本认识。 早在两千多年前,一位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并研究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凡运动的事物必然都有推动者在推着它运动”,即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受到力作用的结果。 尽管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但是应该看到,在两千多年前就能够提出这个问题并进行研究,做出自己的结论,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亚里士多德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是什么 这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否则我们也会不自觉地犯与亚里士多德相同的错误。 由于力的知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中学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初学者会有一定难度,本章中我们先学习有关力的基础知识,然后再进一步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 知识要点和基本方法 一、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人们从对物体的推、拉、打、压等作用中逐渐认识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最常见的作用力包括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尽管我们感到对力的知识很熟悉,但真正理解和认识力的概念,掌握有关知识,需要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努力,尤其是在学习“力与运动”的知识后,才可能对力的概念和有关知识有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2.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二是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可能形状和运动状态都发生变化,但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我们要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例如坚硬的石块受到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是力作用效果的主要方面,而它的形变通常可以忽略。这时我们将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如果一根弹簧在其两端同时受到大小相同的拉力,弹簧的伸长形变是力作用的主要结果,这时我们将研究力与弹簧形变的问题,而不考虑它的运动状态变化问题。 有关物体运动状态及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等问题,将在本章后面学习。 3.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以及力的作用点有关。我们将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我们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将力的三要素同时表示出来,这种方法叫做力的图示。如图7-1所示,线段的端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与力的大小成正比,从图中可以看到,物体所受到水平向右方向的力大小为4 N。 在许多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并不需要严格按照力的图示方法作出物体受力情况,因为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的方向如何等。这时我们更常用的是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最大区别在于,力的示意图不必严格按照力的大小画出有向线段。如图7-2所示,一个木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滑行,木块受到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N,水平拉力 F 和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作用,图7-3就是物体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在“力与运动”中,我们将讲述如何对物体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如何画出物体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4.力的测量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量度力。例如,根据力对物体的作用使受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