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 7 3、4、5 1、2 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 8 6 一、选择题 暑假,某地理小组在下图(冀东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完成1~2题。 1.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 ( )。 A.a B.b C.c D.d 2.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 )。 A.a B.b C.c D.d 解析 第1题,图示地区山地的海拔不高,相对高度不大,对气流无明显的 阻挡作用,各地降水相差不大。c地位于背阳坡,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 湿度相对较大,林木茂密,故选C项。第2题,a地在坡度较缓的山坡上, 故选A项。 答案 1.C 2.A 图示圆圈为台风系统,该系统分成四个区域,短箭头表示风,长箭头表示台风整体移动方向,据此回答3~5题。 3.在航海中不幸处在该台风的控制区域,请问哪一区域最危险 ( )。 A.Ⅰ B.Ⅱ C.Ⅲ D.Ⅳ 4.下图中四艘船的逃生路线(虚线箭头)正确的是 ( )。 A.甲路线 B.乙路线 C.丙路线 D.丁路线 5.右图箭头为台风系统中风的运动路线图,圆圈为等压线,据图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台风在南半球,因为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 B.a点风速大于b点,因为向里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减 小 C.在台风系统中,风沿ab路线运动,最后做旋转上 升运动 D.当台风登陆后重新回到海上,台风将继续减弱 解析 第3题,台风由台风中心、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组成,Ⅰ区域位 于台风中心外的旋涡风雨区,受到狂风、暴雨、风暴潮的影响较大,且根据 图中台风移动方向可知,Ⅰ区域最危险,故A项正确。 第4题,由图可知,甲和丁逃生路线靠近台风中心,危害最大,故A、D项 错误;丙逃生路线和台风移动方向一致,故C项错误;乙逃生方向背离台风 移动方向,最安全,故B项正确。 第5题,由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台风位于北半球,故A项错误;靠近台风中 心附近,风力大,因此a点风速小于b处,故B项错误;台风是强热带气旋, 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故C项正确;台风登陆后,随着势力的减弱,会逐 渐消失,故D项错误。 答案 3.A 4.B 5.C 二、综合题 6.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亚洲冷高亚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_____(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 解析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和灾害问题。本题既兼顾了自然和人文,也落实了 区域载体对于地理研究的意义。 两地气温高低与纬度、天气、地形等有关。图示时间2006年9月3日20 时,即为晚上8点,银川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受高压控制,温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空气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所以银川气温低于成都。 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特点,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 力向右偏,即成都的风向偏北,冷空气主动向南移动,与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 四川盆地边缘为山地,地势起伏大,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形成暴雨, 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野营遇此情况,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等。 答案 (1)低 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温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