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 XXX 年级 六 课程标准模块 第三单元 使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 单元名称 我们的国家机构 单元课时数 6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 我们的国家机构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 单元内容结构化分析 课标要求 课标摘录: (一)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 新课标明确提出道德与法治课程需培养五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本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直接关联: 法治观念:理解国家机构的权力来源、运行规则及监督机制。 政治认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国家机关的人民性。 责任意识:树立公民监督权力、参与国家事务的责任感。 (二)法治教育的核心地位 新课标将法治教育作为第四学段(5-6年级)的重点内容,强调“初步了解国家机构职能,理解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必要性”。本单元是法治教育的核心载体,占比达30%以上。 本单元是小学法治教育的枢纽性内容,需紧扣新课标“核心素养进阶”要求,通过结构化认知设计(机构职能→民主参与→权力监督)和真实性任务驱动(参观、模拟、调研),引导学生从“知法”转向“信法”,最终达成“践行法治”的育人目标。 二、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形成生活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国家机构保障的意识,了解国家机关的法定职权将不同国家机关与其主要职权一一对应。 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分析,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形成生活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国家机构保障的意识,了解国家机关的法定职权将不同国家机关与其主要职权一一对应。(对应目标1) 知道国家机关如何产生、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了解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在产生与行使职权时的区别。 2.学到什么程度 认识到参政议政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理解国家机关的职责由宪法和法律规定,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能为;认识为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必须要加强监督 认同小学生作为社会小公民也有监督的责任,要依法行使监督权;知道违法行使权力时要依法纠正,如造成损失,国家要依法赔偿。 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题目是“我们的国家机构”,主题为“国家与法”,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安排了《国家机构有哪些》《人大代表为人民》《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三课内容,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家机构,了解国家机构的职能及其运行,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积极参与公共事务,逐步形成国家认同,树立法治意识和国家观念。 二、内容分析 本单元共三课,以“了解国家机构”“认识人大代表”和“知道权力运行”构成逻辑主线。第5课《国家机构有哪些》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了解它们的职权,知道国家机关的产生,帮助学生对我国主要国家机构有初步的认知。第6课《人民代表为人民》在认识人大代表如何产生,人大代表职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参政议政的意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国家的民主制度;第7课《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家机关如何行使权力,权力运行受到哪些监督,权力行使违法会追责,引导学生对权力及其行使有初步认知,逐步形成法治意识。 学情分析 已有认知、能力基础:生活经验:通过新闻、家庭讨论等渠道,对“政府”“警察”“法院”等名词有模糊认知(如“警察抓坏人”“政府修路”)。 参与过班级/少先队选举,理解“投票”“代表”等基础民主概念。 知识衔接:四年级《我们的社区》:了解居委会、物业等基层组织的服务职能。五年级《公民的基本权利》:初步知晓公民权利(如受教育权)受法律保护。 可能遇到的困难:认知冲突点、权力来源困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