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主备人 XXX 年级 六 课程标准模块 第四单元 使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 单元名称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单元课时数 6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责任意识 单元内容结构化分析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本课有关的要求:第 2 条: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简要认知重要民事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第 5 条:初步认知未成年人能够理解和常见的违法和犯罪行为及其危害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第 7 条:知道我国加入的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 二、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初步理解权利行使规则,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 2.学到什么程度 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也是法治教育的落脚点。本单元侧重法律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学会敬畏法律,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具备一定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本单元共两课,以“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和“知法守法、依法维权 ”为逻辑主线。第 8 课《我们受特殊保护》引导学生了解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对自身的法律属性有所认知,了解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别关怀,制定专门法律来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本次授课的板块话题是“我们是未成年人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体会和总结作为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了解未成年人是易受侵害的群体,需要法律的保护,理解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本课教材以“家长聊到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 ”作引子,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的特点,激发学生自我认识。其次,通过知识窗中“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及“重要的年龄节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成年的意义,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国情确定相应的成年年龄,并清晰成年之前的不同年龄在法律上意义,知道达到一定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最后,活动园通过刘律师的口吻,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做家务”为例子,让学生懂得即使未成年,仍然应该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学情分析 已有认知、能力基础: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萌发了一些自我意识和权力意识,但社会阅历少,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不足,是易受伤害的群体,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作为处于心理和生理成长期的未成年人,普遍容易敏感,喜欢冒险,好逞强,喜欢模仿,可塑性强而辨别能力比较弱。本课设定的第一个教学目标是通过让学生了解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让学生体会自己作为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激发学生学习保护未成年人法律的兴趣。 可能遇到的困难:六年级的学生对社会活动感兴趣并有一定参与意识。但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不明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未成年人相关法律知识教育,知道不同年龄的法律意义,让学生了解并产生认同感,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义务的同时,学会负责任,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单元学习重点:明确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单元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1.法治观念:了解未成年人的特殊性,认识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