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0466

11.3 电荷【北师新版九全物理 备课素材+教学导学典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8773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3,电荷,北师,新版,九全,物理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电路、电流和电压 第三节 电荷 方式一 【实验导入】 教师展示一束下端扯成丝状、有些向四周散开的塑料捆扎绳。问:“为了让散开的塑料捆扎绳聚拢到一起,直接用手捋一捋能不能达到目的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想象回答。“事实会不会跟你想象得一样呢 ”教师演示:如图11-3-1所示。 图11-3-1 学生观察现象,验证自己给出答案的对错。实验结果是散开的塑料捆扎绳不仅没有聚拢到一起,反而向四周散开得更厉害,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程度越大。教师追问:“怎样才能让它们聚拢到一起呢 ”(引导学生得出:用干燥的手捋达不到目的,蘸水后再捋就可以了) 导入语:怎样解释上面的奇妙现象呢 同学们学习了本节的内容,谜底自然揭开!引入新课。 方式二 【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怒发冲冠”。 导入语:如图11-3-2所示,这是一种静电现象,“电”到底是什么,居然有如此大的魔力 为了揭开谜底,今天就让我们先从了解两种电荷开始。(板书课题:电荷)引入新课。 图11-3-2 1.静电现象的典型实例 ①干燥多风的秋季,开门或取放物品时常会被“电”到。 ②化纤布料的衣服特别容易“吸”土。 ③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 ④科技馆里,站在绝缘台上的人用手触摸静电球时会“怒发冲冠”。 2.实验改进:验证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实验改进 改进一:用带电物体去靠近纸灰,效果更好。 改进二:把带电物体靠近用细线悬挂的小纸屑(如图11-3-3所示),效果更好。 图11-3-3 改进三:用带电体吸引细小水流。 方法:①选用输液器以获得细小水流;②将水染色,增强可视性。 优点:取材容易,操作方便,效果很明显。 [中考解读] 作为电学板块的知识基础,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以及检测过程中电子转移的方向、物体的导电能力等都是中考中考查频次较高的考点,大多以选择题呈现。 [考点对接] 1.摩擦起电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例1 (兴安盟、呼伦贝尔中考)塑料尺与头发摩擦后能吸起纸屑,说明塑料尺带了    。饮料吸管与餐巾纸摩擦后,吸管带负电,说明摩擦过程中    (选填“吸管”或“餐巾纸”)失去电子。 [答案] 电荷 餐巾纸 [解析]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塑料尺与头发摩擦后能吸起纸屑,说明塑料尺带了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吸管带负电是因为得到了电子,故摩擦过程中餐巾纸失去电子。 例2 (镇江中考)小华做了一个趣味实验:取两根相同的塑料吸管,分别用细线系住吸管一端,再将两吸管另一端同时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起电,悬挂后靠近,图11-3-4中能正确表示她观察到的现象的是 (  ) 图11-3-4 [答案] B [解析] 把两根相同的吸管都与头发摩擦,吸管上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正确。 [考点对接] 2.验电器 例3 (湖北中考)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图11-3-5中能正确表示橡胶棒和验电器金属箔片带电情况的是 (  ) 图11-3-5 [答案] A [解析]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也带上负电,相互排斥而张开,故A正确。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应用(图11-3-6) 图11-3-6 ①静电喷涂:给涂料微粒带上电,带电微粒就能在异种电荷的吸引下定向运动,飞向带异种电荷的喷涂物件。 ②静电植绒:给绒毛带上电,让它飞向事先涂了胶粘剂的带异种电荷的布面。 ③静电除尘、吸尘:利用高压电场使粉尘颗粒带上电,带电的粉尘飞向特定的采集板,就可以达到静电除尘的目的(图甲)。 ④静电复印: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使带静电的光敏材料表面在曝光时,按影像使局部电荷随光线强弱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存留静电潜影,经一定的干法显影、影像转印和定影而得到复制件。 ⑤静电贴画:市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