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720825
3.3 《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课件(18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11-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43902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不简单的杠杆
,
教学课件
,
18张
,
PPT
,
教案
,
素材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不简单的杠杆》是“工具与技术”单元中聚焦简单机械———杠杆的探究课。教材以杠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为线索,通过“模拟测试(撬动重物)、实践分析、拓展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认识杠杆的结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作用(省力或费力等 )及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是培养学生“技术与工程”领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内容,为理解复杂机械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对杠杆类工具(如撬棍、剪刀 )有感性认知,但对“杠杆的科学结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杠杆作用的原理(力的平衡 )”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解。他们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和观察能力,不过在“控制变量进行模拟测试(如改变支点位置 )”“从实践现象中归纳杠杆规律”方面,需要教师引导和方法支持。学生对“动手探究工具原理”兴趣浓厚,可借助模拟实验、生活实例分析,帮助其构建杠杆的科学观念。 核心素养分析 (一)科学观念 认识杠杆是简单机械,理解其由支点、用力点、阻力点构成;明确杠杆能通过改变三点位置关系,实现省力、费力或等臂的作用,建立“工具结构决定功能”的技术观念,知晓杠杆对提升人类生产生活效率的价值。 (二)科学思维 通过模拟测试(撬动重物 ),观察、比较不同支点位置下用力大小和撬动效果的差异,分析、归纳杠杆的作用规律(如省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 ),锻炼对比分析、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从生活中杠杆应用实例,推理其所属杠杆类型(省力、费力 ),提升实践迁移和逻辑思维水平。 (三)探究实践 经历“设计模拟实验(用木板撬动重物 )、操作测试、记录现象、分析改进”的完整过程,掌握模拟实验的方法,提升动手操作、数据记录与分析的能力;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如固定重物,改变支点位置 )开展探究,培养科学、严谨的实践态度。 (四)态度责任 感受杠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激发对简单机械及技术发明的探究兴趣;理解杠杆是人类利用自然规律改造世界的成果,增强对“工具推动技术进步、服务人类生活”的认知,树立技术创新和合理运用工具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 认识杠杆的结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通过模拟测试(撬动重物 ),探究杠杆的作用(省力或费力等 )。 2. 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原理,能区分不同类型杠杆(省力、费力、等臂 )及其适用场景。 教学难点 1. 精准控制模拟实验变量(如稳定支点位置、统一用力方式 ),清晰观察、记录不同杠杆结构下的撬动效果,准确归纳杠杆作用规律。 2. 深度理解“杠杆三点位置关系(用力点、阻力点距支点距离 )与省力、费力的内在联系”,突破“抽象原理与实践现象融合”的思维障碍。 教具准备 模拟实验材料:木板(充当杠杆 )、大小不同石块(分别作为阻力、用力辅助物 )、记录表格(杠杆模拟测试记录表 )。 生活杠杆实例图片/视频:撬棍撬石头、镊子夹物品、天平称重等。 多媒体课件:展示杠杆结构示意图、不同类型杠杆工作原理动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工人用撬棍撬动铁轨重物”的视频片段,提问:“工人用的撬棍有什么特点?它是怎么轻松撬动重物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工具?” 引导学生观察撬棍的形状、使用方式,联系生活经验(如剪刀、扳手 ),引出“杠杆”主题。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描述撬棍的样子(长条形、能撬动重物 ),列举生活中类似工具(螺丝刀撬东西、镊子夹东西 ),产生探究“工具撬动原理”的兴趣。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杠杆应用的直观场景导入,激活学生前认知,制造认知冲突(“简单工具咋有大作用”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2026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冀人版(2024)(2025-11-15)
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设计(2025-11-16)
新冀教版小学科学2上 教学计划进度表(2025-11-15)
【教学评一体化】青岛版(六三制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季节》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5-11-16)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科学试卷(有答案)(2025-11-1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