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3509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案2025-2026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430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声音,产生,传播,教案,2025-2026,学年
  • cover
第二章 声的世界 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是常见的物理现象.本章通过对声的世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超声波与次声波、噪声的控制与健康生活以及跨学科实践活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本章知识的基础,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因此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将成为一个新的热门话题. 本章共有5节: 1.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述了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和回声,以及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介绍了声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音色,探究了决定响度和音调的因素,了解了乐音的概念. 3.第三节“超声波与次声波”,认识了人耳听到的频率范围,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4.第四节“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介绍了噪声及其危害,以及噪声的防治. 5.第五节“实践 举办‘创意与炫酷’音乐会”. 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章教学安排了若干个实验探究活动,如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传播”等.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物理实验,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过程,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易操作的探究活动,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观察能力、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和运用物理规律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能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了解声音的特性;能用声的知识解释常见声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科学思维:能对一些声现象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结论;具有利用证据对自己的结论进行分析论证的意识; 3.科学探究:能基于实验,提出与声现象有关的问题;能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并加以解释;能与同学讨论交流、分享感受. 4.科学态度与责任:能关注声学技术的现代应用,感受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具有良好的习惯及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能为我国古代声学技术的应用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噪声防治的三个环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探究响度与振幅、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超声和次声在社会生活、科技中的利用. 【课时建议】 本章共有5节,建议7课时.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课时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1课时 第三节 超声波与次声波…………………………………………………1课时 第四节 噪声控制与健康生活……………………………………………1课时 第五节 实践 举办“创意与炫酷”音乐会……………………………1课时 专题一 声音特性的辨析…………………………………………………1课时 本章复习和总结 …………………………………………………………1课时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能通过实验及归纳推理得出结论. 4.能通过音叉实验,了解实验中将微小变化放大的方法;能感受物理实验的精彩与奇妙. 5.能欣赏我国古代应用声学技术取得的成就;能将声学知识与医疗、水下探测等技术应用联系起来. 【教学重点】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通过对生活和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扬声器、音叉、音乐芯片(小闹钟)、瓶口带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的广口瓶、抽气机、鼓、小纸人等.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 风声、雨声、读书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