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72364

第1课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教案 (1)

日期:2024-06-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15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课,英国,议会,王权,矛盾,激化
  • cover
第1课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教案 一、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知道《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认识英国革命前议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了解《大抗议书》的基本内容,理解议会通过该文献前后议会与国王冲突的主要原因。 知识目标:认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议会与王权的矛盾;《权利请愿书》的内容;《大抗议书》的主要内容与实质。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16世纪英国的阶级状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对比《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提高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统治阻碍而引发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在当时是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是历史的进步;通过学习英国政治斗争的特点,认识不同的国家会随着国情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斗争方式。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议会与王权在政治、经济上的矛盾由来、矛盾激化及其双方政治斗争的复杂历程。需要引导学生探究的主要问题有: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与国王斗争的焦点和实质;2、《大抗议书》的内容及其实质。另外,还需要明确以下重要概念:《权利请愿书》以及《大抗议书》。 这一课教学内容的三个子目都围绕着议会与王权之间的矛盾而展开,而个别问题如英国议会的来源、圈地运动、斯图亚特王朝、清教运动等缺乏历史铺垫,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本课的障碍。另外,由于课本缺乏《权利请愿书》与《大抗议书》的原始资料,所以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可能会觉得过于抽象。 三、学生分析 本节书的授课对象为高二历史班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历史科的学习上有较大的积极性,学科基础也比较好,所以在授课时可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深层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议会与王权产生矛盾的原因;《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 教学难点:英国新兴资产阶级与王权斗争的特点 五、教学思路 授课前,先向学生说明本单元的学习主线———英国议会与武器的斗争过程; 再向学生说明英国议会的由来、职责、成员等,以便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探究。 然后提出问题:16、17世纪,英国议会与王权为什么会有矛盾?有什么矛盾?怎样解决矛盾? (二)“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中孕育”一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16世纪的英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即要解决“为什么有矛盾”这一问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铺垫性内容,其目的是通过探究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与条件以及各主要阶级的变化情况,揭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议会限制王权的斗争提供了阶级基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中心和航运中心逐渐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凭借有利的地理环境和都铎王朝的鼓励海外贸易政策,英国的工业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应运而生,新兴资产阶级出现。 随着制呢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上升,养羊有利可图,英国贵族地主改变了原来的土地经营方法,用强制手段驱除佃农,圈占土地从事养羊,掀起了“圈地运动”,建立起资本主义性质的牧场。在此过程中,新兴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新贵族逐渐形成。资本主义力量的扩大、资产阶级的成长,促使他们对政治、经济的权利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16、17世纪宗教改革后,英国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宗教派别———清教。清教的主张动摇了英国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 了解上述三点内容后,应归纳性地指出:通过新航路开辟、“圈地运动”和宗教改革,英国的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力量得到了发展,而作为封建社会基础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力量却被削弱了,于是就为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提供了阶级基础。 (三)“向君主呈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