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4317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七上地理

日期:2025-09-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456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地理,2025,教版,学年度,2026,我们
  • cover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升入初中,第一次接触地理学科,对地理学科学习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对学生心中可能产生的疑惑给予明确答复,为今后的教学做好铺垫。 除此之外,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年龄,应尽可能通过问题、图片、视频、活动等途径将学生原始的好奇心转化为对地理学科的求知欲。 【核心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认识特色各异的风土人情。 综合思维: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增强对地理事物的理解。 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地理实践力:能够动手制作关于312国道沿线不同地方风土人情的小报。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对今后的地理学习产生“期盼心理”。 课题 我们身边的地理 教学步骤 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   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解开地理之“谜”   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并提问: ①为什么开学前的军训特别热呢 ②为什么北京市一年里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而海南省却长夏无冬 ③为什么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沙海茫茫,而我国东部却碧波荡漾 ④为什么昔日的海洋如今变成了高耸的山峰 ⑤为什么酷寒的南极大陆沉睡着万顷煤田 学生思考,尝试回答。 教师总结: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好地理这门课程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期待大家在期末的时候可以给老师解惑哦。 承转:那么地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列举身边的事例,吸引学生兴趣。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地理与日常生活   课堂探究一———衣、食、住、行”与地理环境 服饰与地理:阅读教材P4“藏袍与地理环境”,思考藏族同胞的藏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饮食与地理:图片展示南北方的饮食,思考为什么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不同。 民居与地理:图片展示南方、北方的民居,提出问题:南方和北方的民居有什么显著差异 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交通与地理:图片展示我国古代南方和北方的传统交通运输方式,提出问题:“南船北马”反映了当地怎样的地理环境特征   培养学生提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地理与日常生活   教师展示下面两幅图,这两种体育运动分别适合在怎样的地理环境中开展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图1是滑雪,主要在纬度或海拔较高、冬季有积雪的地区进行;图2是冲浪,主要在沿海海域开展。 承转: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培养学生提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地理与生产建设   阅读教材P5材料“荷兰的风车”,思考以下问题: 1.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 2.风车的动力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风车帮助抽水造陆,使荷兰沿海地带免受海潮侵蚀,来自北海的气流(西风)成为风车抽水的动力。 教材P6活动:仿照图1-11示例,在图1-12的空白框中分别写出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主要联系。   承转: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自然风光、不同的风土人情。   图文结合理解荷兰地理环境与围海造陆的关系。   举一反三思考土地和森林与生产建设之间的主要联系。 地理与风土人情   课件展示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欣赏各地的风土人情,领略地理之美。 课堂探究二:阅读教材“上海—霍尔果斯公路”材料及示意图,想一想,库木塔格沙漠、黄土高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景观分别可能出现在312国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