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4980

2025年青海省西宁十一中中考化学段考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1900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青海省,西宁,一中,中考,化学
  • cover
2025年青海省西宁十一中中考化学段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16.5分。 1.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是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的重要途径。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金属锈蚀 C. 海水晒盐 D. 干冰升华 2.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A. 武德合金可以做保险丝是因为它的熔点高 B. 干冰可用于制造舞台云雾 C. 炭黑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制作墨汁 D. 铜导电性好可制作电线 3.为证明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时易生锈,下列实验必须要做的有(  )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中,只用水不能区分的是(  ) A. 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B. 硝酸铵和氯化钠 C. 碳酸钙和氯化钠 D. 氯化钠和蔗糖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屠呦呦及其团队分别用水、乙醚(C4H10O)作为溶剂提取青蒿素,发现水的提取效率几乎为0,而乙醚高达95%。团队选择在60℃时,用乙醚冷浸法从黄花蒿中获得了青蒿素(C15H22O5),为人类带来了抗疟疾新药。 5.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蒿素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B. 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C. 青蒿素中有42个原子 D. 青蒿素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乙醚属于氧化物 B. 乙醚浸取青蒿素主要涉及物理变化 C. 水对青蒿素的提取效率几乎为0,推测青蒿素难溶于水 D. 选择不同的浸取剂,说明溶剂种类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7.下列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B. 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8.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准确地比较不同状态的铁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锥形瓶中与铁发生反应(如图甲所示),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a点表示反应已经停止 B. 该实验说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C. 对比a点和b点或对比c点和d点,均可比较锥形瓶内反应的速率 D. 由曲线可知,铁粉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更多 9.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析:碘酒、75%酒精溶液的溶剂均是水 B. 归纳:和均属于阳离子 C. 对比:黄铜的硬度大于铜的硬度 D. 推理: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则该物质一定是氢气 10.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 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 t1℃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 t2℃时,将等质量的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NaCl大于KNO3 11.识别图像是学化学必备能力,下列符合右侧化学反应后固体质量变化图的选项是(  ) A. MnO2粉末中加入H2O2溶液 B. CaCO3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 C. Cu—Fe合金中加入稀盐酸 D. Cu丝中加入AgNO3溶液 1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B.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 在化粪池附近不能燃放鞭炮,是因为化粪池中产生了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 D. 氧化铝能起到保护铝的作用,则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铁的作用 13.除杂与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除去N2中混有的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观察颜色 C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入锌粉,过滤 D 鉴别CO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1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