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5966

16.2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北师新版九全物理 备课素材+教学导学典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7641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6.2,物理,典案,导学,教学,素材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永恒的探索:宇宙和粒子 第二节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方式一 【实验导入】 在讲台上摆放一个高倍显微镜,将洋葱表皮细胞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试好后,请几位同学上台观察,并描述看到的现象。等同学们表达完后,提问:“我们平时用肉眼看洋葱,只是普通的蔬菜,可通过显微镜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微观结构。那在微观世界里,还有哪些我们从未见过的奇妙景象 物质细分下去又是什么样的 ”由此引出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的学习。引入新课。 方式二 【故事导入】 同学们,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盐的放射性,这一偶然发现,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小灯,开启了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旅程。此后,众多科学家像接力赛一样,不断深入研究。从汤姆孙发现电子,打破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到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那在这充满惊喜与挑战的探索历程中,还有哪些重大突破 让我们一起走进微观世界的探索之旅。引入新课。 方式三 【多媒体导入】 播放一段科普视频,展示从宏观的物质逐渐放大,从物体表面到分子、原子,再到原子核和电子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微观世界的神奇。视频结束后,提问:“在刚才的视频里,我们从熟悉的宏观世界,一步步进入了神秘的微观世界。大家有没有想过,科学家们是如何一点点揭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引入新课。 历史脉络梳理:按照时间顺序详细阐述微观世界探索历程,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原子论开始,讲述不同时期科学家如道尔顿、汤姆孙、卢瑟福、玻尔等的研究成果和实验过程。比如在介绍汤姆孙发现电子的阴极射线实验时,详细讲解实验装置的原理,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现象,让学生理解汤姆孙如何通过这些现象推断出电子的存在及其带负电的特性,感受科学研究的逐步深入。 概念深度剖析:对于微观世界中的重要概念,如原子轨道、能级、波粒二象性等,结合生活实例和多媒体资源进行讲解。以波粒二象性为例,通过展示光的干涉、衍射实验(证明光的波动性)以及光电效应实验(证明光的粒子性),并对比电子束的类似实验现象,让学生明白微观粒子既具有粒子的特性又具有波的特性,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性质在微观世界中的统一。 [中考解读] 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的考查形式,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常考查对重要科学家及其发现、原子结构基本概念的判断;填空题多涉及微观粒子的组成、科学家名字及关键实验名称;简答题可能要求简述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等。 [考点对接] 原子的组成:揭开原子的“面纱” 例1 (泰安中考)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不可再分 B.原子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汤姆孙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都带正电 [答案] C 例2 (南京中考)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首先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 A.卢瑟福 B.汤姆孙 C.道尔顿 D.阿伏伽德罗 [答案] B 例3 (武汉中考)下列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B.原子核带负电,电子带正电 C.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D.组成物质的分子都是静止不动的 [答案] A 例4 (四川中考)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D.原子核不能再分 [答案] A 粒子加速器 粒子加速器是探索微观世界极为重要的尖端科技设备,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发展历程 1.早期探索:20世纪初,科学家为了探索原子结构等微观世界奥秘,开始尝试加速粒子。1930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这是最早的粒子加速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