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6307

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1.1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 第一课时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11-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76654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需要,27张,课件,课时,第一,条件
  • cover
(课件网) 1.1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条件 第一课时 自制酸奶 肠胃不适 乳酸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 思考:将这些物质混合为何会产生酸奶? 乳酸发酵 发酵 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1)向酸奶机专用的容器中放入倒入纯牛奶; (2)加入适量白糖和酸奶菌粉(主要是乳酸菌),轻轻搅匀至完全融化; (3)盖上盖子放入酸奶机,设置恒温40℃发酵6-10小时,待牛奶凝固。 资料1:制作酸奶的过程 任务一:同桌讨论,据资料分析,乳酸菌的生长和代谢需要哪些营养条件?并分析原因。 营养条件 作用 成分类别 培养基:人们为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需求而配制的混合养料。 提供碳元素,提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提供含氮化合物,合成自身的蛋白质等 调节渗透压(影响吸水能力)、影响代谢和生长 含量最高,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钠、钙 水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资料2:牛奶的成分表 1、分析Burkholder氏培养基成分表,将表中物质进行归类 2、微生物培养基中是否一定含有以上类别营养成分? 不一定,有些微生物,如固氮菌的培养基可没有氮源,光合细菌的培养基可没有碳源 葡萄糖 20g 天冬酰胺 2g KH2PO4 1.5g CaCl2·2H2O 0.33g MgSO4·7H2O 0.5g (NH4)2SO4 2g KI 10mg 微量元素溶液 1ml 维生素混合液 10ml 水 至1000ml pH 5.0 碳源、氮源 生长因子 无机盐、水 资料3:酵母菌的Burkholder氏培养基 任务二:分析培养基成分的共性和个性 实践过程中发现,培养细菌更多的是使用牛肉膏、蛋白胨这样的动物蛋白。 思考:LB培养基中提供碳源的是_____。提供氮源的是_____。 NaCl的作用是_____。 酵母浸膏 蛋白胨 维持渗透压 蛋白胨 酵母浸膏 微生物 喜好 培养基主要成分 细菌 霉菌 喜荤 含较高有机氮 (蛋白胨、酵母浸膏) 喜素 可溶性淀粉+无机物/ 含有蔗糖的豆芽汁 不同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培养基成分有差别 一、培养基为目标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 培养基的成分与细胞的化学组成及其在代谢中的作用有关 1、培养基概念及作用 ①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需求 ②积累代谢产物 2、培养基成分 氧气、pH等 3、培养基的理化特性 培养的微生物 需要满足的其他要求 霉菌 将pH调至_____ 细菌 将pH调至_____ 厌氧微生物 需要提供_____条件 需氧微生物 中性偏酸 中性偏碱 无氧 静置/加液体石蜡 液体培养+振荡培养 为什么?! 可能是杂菌污染 自制非常成功,迫不及待地品尝了起来,结果不但没看到改善肠道,反而还拉肚子了。 资料4:做酸奶的菌粉中主要是乳酸菌(杆状、革兰氏阳性),乳酸发酵过程中常见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金黄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等杂菌污染。 (注:革兰氏染色是由于细菌细胞壁差异,导致染色结果不同,革兰氏阳性菌是紫色的,革兰氏阴性是红色) 任务三:同桌讨论,设计实验验证杂菌污染(至少两种具体方案) 方法二:制作培养基,将待测样品转移到培养基,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观察菌落形态特征。 方法一:制片,观察菌体形态,再革兰氏染色法区别大肠杆菌和乳酸菌。 方法三:提供氧气培养条件 显微镜观察及革兰氏鉴定 乳酸菌 (革兰氏阳性,紫色) 大肠杆菌 (革兰氏阴性,红色) 大肠杆菌 菌落灰白色 边缘整齐 乳酸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落黄色 边缘整齐 乳酸菌 无色到淡白色 不光滑棉花状 观察菌落特征 菌落:单个细菌生长繁殖成的细胞群。 不同菌种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形状、边缘、颜色、质地、大小)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菌落可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若想得到菌落,培养基的物理特征是怎样的? 一、培养基为目标微生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