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知识拓展】 1.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废除了原来按照等级审判的制度,规定所有人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循同一程序进行审判;还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3)军事近代化: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俄国农奴制改革比较 (1)相同点:①背景: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②领导者: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主持下的改革。③结果: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④阻力:都受到旧势力的阻挠。? (2)不同点:①性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所以其改革为封建性质的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②结果: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取得了成功。 3.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俄国不具备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俄国的工业发展存在严重的弊端,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没有占绝对优势,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表现在:工业发展布局的不平衡;工业部门发展的不平衡;企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4.关于近代化的不同解释 所谓近代化是指近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等各个方面。它在经济领域的变化叫工业化、全球化,其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都市化;政治结构的变化是民主化、法制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理性化、科学化。或者说,是指以工业化为核心和由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社会生活近代化等各个方面。还可以说,近代化是从传统的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逐渐向商品经济发达的现代工业法治社会的转型。 【典题欣赏】 例 1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加快了俄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其表现有( )? ①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②国内销售市场不断扩大 ③逐渐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④外国资本逐渐被排挤出俄国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虽然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其总体水平仍然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19世纪七八十年代,外国资本占俄国资本总额的三分之一,并有逐年上升之势。因此,含④的选项都应排除。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的1775年郡制法令有关于设立一些新法院的内容。高级地方法院和低级地方法院是专门为贵族而设立的审判机构。高级地方法院是初级地方法院的第二审级。初级地方法院的职责相当广泛,不仅管辖司法,还管辖行政事务。 ———张寿民《俄罗斯法律发展史》 材料二 农民有权控告、辩护、起诉;民事案件,农民可以亲自或经代理人打官司,刑事案件农民可以提出控告,可以亲自或经代理人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没有法庭判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