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72692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4)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6695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同步
  • cover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据《魏书·高宗纪》载:“北魏初年官吏多‘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为改变这种状况,孝文帝在改革中(  ) A.实行俸禄制并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设立三长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答案 A 解析———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意思是说北魏的官吏巧取豪夺,贪得无厌,贪污受贿盛行。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严惩贪官污吏,同时实行俸禄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2.实行均田制是孝文帝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均田”是指(  ) A.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 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 C.将荒地收归国有,把流民组织起来垦种 D.将全国土地按人口进行平均分配 答案 B 解析 均田制是一种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度,就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授予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以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增加政府收入。 3.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揖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答案 D 解析———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可知迁都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4.农耕取代游牧成为鲜卑族主要的生活方式应发生于(  ) A.建国前 B.建国后 C.统一黄河流域后 D.迁都后 答案 D 解析 均田制的颁行应是向农耕生活现象转变的前提,应在孝文帝改革之后发生,故选D项。 5.下表所涉及的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鲜卑姓 拓跋 丘穆陵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拔拔 汉姓 元 穆 陆 贺 刘 长孙 A.使鲜卑贵族变为汉族地主 B.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C.使鲜卑人转变为农业居民 D.消灭了鲜卑族的陈规陋习 答案 B 解析 改用汉姓,定门第等级,该措施使鲜卑文化进一步同汉族文化接近,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6.某班同学在对右图中文官 俑研究后得出了如下四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鲜卑族是一个善于骑马作战的民族 B.北魏确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官制度 C.文官俑体现了北方民族融合的特点 D.孝文帝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鲜卑风俗 答案 C 解析 图中文官俑身披长袍。与汉族服饰无异,这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 材料三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其实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 (1)措施:均田制。基本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量的无主荒地。积极作用:均田制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 (2)问题:改革面临很大的阻力(或迁都洛阳,阻力重重)。 (3)现象: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社会的发展,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魏主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