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72720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学案 (6)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0次 大小:636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3课,促进,民族,融合,学案
  • cover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学案 【课程标准要求】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学习目标】 识记: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表现;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的措施;汉族和鲜卑族之间民族融合的表现史实。 理解: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在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运用:用历史史实分析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以鲜卑族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消除了民族隔阂,为国家由分裂到统一奠定了基础。 【学习重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学习难点】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学习方法】史料分析法、推理论证法 【基础预习】(A级)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原因:北魏孝文帝的_____推动了北方经济的_____和_____。 2、表现: (1)农业方面: ① 工具得到改进, 提高,兴修水利; ②荒地开垦,粮食产量增多,人口增加; ③适应 的需要,城郊 、 以及 的种植发展起来; ④ 也得到发展。 (2)手工业方面: 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 直接影响了后来 时期 的制瓷业。 (3)商业方面: 出现许多大市场,交易活跃;政府铸造 ,使 代替实物交易; 也有长足的发展。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1、背景:孝文帝 ,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的 和 ,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 。 2、措施: (1) ,_____ 。在洛阳建立 ,兴办 等学校,教授 ; (2)恢复汉族 ; (3)采纳汉族 。 (三)、民族的交流和大融合: 1、表现: (1)鲜卑族逐步汉化:内迁的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的 ,贵族成为中原的 。 _____的变化促使 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鲜卑族原有文化精华融入汉文化之中。 的畜牧业生产经验和技能在 广泛传播汉人从服饰或风度上深受 的影响。 2、意义: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促进了民族的_____。 【基础检测】(B级) 1、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经济发展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许多荒地得到开垦,人口大为增加 B、开始出现整地碎土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官府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生产都有所发展 D、商业活动日趋活跃,对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 2、下列不属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加速政权封建化的措施是( D ) A、兴办太学等学校,教授儒家经典 B、废除鲜卑族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礼仪制度 C、修订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分的落后残酷刑律 D、制定官吏俸禄制,地方实行三长制 3、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民族融合表现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D ) A、迁居洛阳的劳动者陆续成为中原的农民 B、鲜卑贵族广占良田,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 C.汉族学习了鲜卑族的游牧经验 D.“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描写了鲜卑女子的汉化 4、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B ) A、北方实现统一 B、北方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进程 C、民族矛盾尖锐 D、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 5、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不正确的是( D )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C、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6、孝文帝改革的主要作用有①缓和了民族矛盾②巩固了封建统治③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④为结结束分裂割据,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A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 C ) A、北方各族的上层势力 B、地主阶级守旧势力 C、鲜卑贵族 D、汉族地主阶级 8、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实际是( D )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过程 C、农业化过程 D、封建化过程 【合作思考探究】(C级) 一、经世致用和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和原则之一,结合孝文帝改革的三节内容,分析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