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尝试科学探究 教学设计 课题 1.4 尝试科学探究 单元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作为物理学习中科学探究的启蒙章节,意义重大。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摆钟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摆锤摆动这一日常却蕴含奥秘的行为,在探究过程中详细阐述科学探究的七个关键要素,为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科学探究框架。同时,通过具体实验操作,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探究方法迁移到其他物理问题解决上,为后续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与思维基础 。 2022新课标要求 2.2.1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4.1.4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5.1.1 能发现日常生活中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1、通过摆的奥秘的探究实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步骤。(物理观念) 2、在探究影响摆的快慢因素的实验中,学习用模型法、控制变量法、比较法等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3、在科学探究中始终秉持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科学价值观。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阶段,对生活中物理现象充满探索热情。但学生在将观察转化为可探究问题、提出合理猜想假设以及系统设计实验方案等科学探究关键环节存在较大困难。例如,面对摆钟摆动现象,学生虽觉新奇,但难以精准提出 “摆往复摆动一次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在猜想环节,易出现无依据胡乱猜测情况;设计实验时,对如何控制变量、选择合适器材与测量方法缺乏清晰思路。此外,学生在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及团队合作方面也有待提升,部分学生存在数据处理方法不当、分析结果片面、小组合作沟通不畅等问题。教学中需充分考虑学生这些学情特点,通过引导、示范、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 重点 1、了解科学然就得流程;2、知道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难点 1、经历探究摆的奥秘的过程,知道控制变量法、模型法等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和意义;2、知道怎么制定和设计实验,分析和得出实验结论; 材料准备 实验工具:刻度尺、表、铁架台、小球、细线 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以生活中修理摆钟钟摆的场景为例,思考为何师傅只要将钟摆下的小螺母调节一下就能修理好摆钟,影响钟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什么?而师傅拧螺丝改变的是影响钟摆快慢的什么因素? 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 探究摆的奥秘 1、提出问题:摆钟摆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锤的轻重有关 猜想二: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偏离的角度大小有关 3、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 为了更直观、更方便进行实验探究,将摆钟进行简化———摆锤简化为小球、摆杆简化为细线、钟座简化为铁架台,运用模型法进行分组实验,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4、获取与处理信息 分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内 第1组———用同样长的细线, 分别挂上同样大小的铜球和铝球做实验。 比较它们相同摆动次数所需的时间 第2组———对同一个小球,用不同长度的细线悬挂进行实验。 比较它们相同摆动次数所需的时间 第3组———对同一个小球,用相同长度的细线以不同角度摆动小球进行实验。 比较它们相同摆动次数所需的时间 在实验中运用到的方法:模型法、控制变量法、比较法 5、分析与论证 通过第1组实验,分析可知:铜球与铝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相同 通过第2组实验,分析可知:悬线长80cm、160cm的小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不同,且160cm的小球摆动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更长 通过第3组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