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8424

3.4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2课时)(教学课件)--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79969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科学,2024,教版,教学课件,欧姆
  • cover
(课件网) 第4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1课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电路探秘 学习目录 1 2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理解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实验探究建立电流与电压之间成正比关系的科学观念,并掌握控制变量法和图像分析法在物理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能运用欧姆定律解释生活中电器工作,强化逻辑推理与数据分析的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律,培养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践探索 通过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电阻下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电路参数关系验证的操作要点,并结合实际问题验证欧姆定律的适用性。 态度责任 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分析,尊重客观数据,避免主观臆断,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小组合作中分工协作解决电路故障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的责任意识。 课堂导入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遵循一个重要的物理定律———欧姆定律。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新知讲解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G.S.Ohm)研究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在1827年得出了如下结论: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一、欧姆定律的应用 1 . 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一、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欧姆定律的应用 → 只有这个公式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1)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符号 意义 单位 图示 I 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 安 U 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伏 R 这段导体的电阻 欧 一、欧姆定律的应用 ( 2 )公式的变形式 变形式 意义 注意事项 U=IR 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导体 的电流与其电阻的乘积 不能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因 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 压是由电源提供的 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其两 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的比 值。此公式仅是电阻的计算 式,不是电阻的决定式 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 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 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 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分析实验数据 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处理,以寻找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数据分析往往需要把获得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像,以利于寻找和发现规律。 一、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出生于工人家庭,从小就掌握了机械制造方面的许多技能。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旁听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辍学,24岁时他重新回校,26岁才完成博士学业,当了一名中学教师。他热心于电学研究,研究过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 下列关于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没有电压,也可以产生持续的电流 B.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 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D.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课堂练习 【答案】B 【解答】A、导体两端没有电压,不会产生持续的电流,故A错误; BC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欧姆 在今天看来,欧姆定律的研究并不困难,但在欧姆那个年代,他的研究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没有电压足够稳定的电源;二是没有能精确测量电路中电流大小的仪表(电流表)。 欧姆定律的实验结果发表于1826年,次年他又出版了《关于电路的数学研究》,给出了欧姆定律的理论推导。他的成果当时在德国没有得到肯定,但在其他国家受到了重视,英国皇家学会于1841年授予他科普利奖章,次年接收他为会员。这时德国才意识到了欧姆的价值。1849年,慕尼黑大学聘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