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977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学案 (2)

日期:2025-04-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7次 大小:136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课,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学案
  • cover
4.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知道王安石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理解各项措施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王安石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三、学习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愿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 以下列问题为线索预习课文,并找出问题的答案。一、起用王安石1.王安石被启用的原因有哪些?(1)庆历新政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2)王安石提出变法的主张和设想。(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变法开始的标志什么?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富国之法(经济改革)为了改变积贫的局面,王安石主持制定和推行了哪些具体措施?①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②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③免役法:又称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④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⑤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⑥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发运使,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的原则采购物资。三、强兵之法(军事改革)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王安石主持制定和推行了哪些具体措施?①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闲时练兵,战时作战。②保马法:百姓自愿申请养官马,可减免部分赋税。③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专管训练。④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提高武器质量。四、取士之法 在人才的选拔、使用方面王安石采取了哪些措施?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和断案等。②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设置武学、医学、律学,培养专门人才。③惟才用人:提拔有志于改革的中下级官员。 1.王安石变法和庆历新政的比较。(1)相同点:①背景:都是为了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而出现的。②目的:巩固封建统治和挽救危机。③性质:都是地主阶级的封建改革。④结果:都因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2)不同点:①中心内容:庆历新政是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王安石变法是以理财为中心。②改革程度:庆历新政是局部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全面改革。2.结合今天的教育改革,思考王安石变法中关于科举的措施有哪些值得肯定?(1)改革考试的内容,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请科,取消华而不实的诗赋,考查学生是否理解领悟经义。(2)要求学生联系当前实际,考时务策,以考核士子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处理能力。(4)贯彻择优录取原则,取消富贵豪门子弟的特权。 【总结与升华】 分别从经济、军事及人才选拨等方面简要概括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经济措施: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 军事措施: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取士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达标检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神宗)诏曰:“天下商膺旅物至京,多为兼并之家所困,往往阅(减价出售)失业。至于行辅稗贩,亦为取利,致多穷窘。宜出内藏库钱帛,官于京师置市易务。” 材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买入者,许致务中投卖,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挡物力少,许令均分赊清,相度立一限或两限,逆纳价钱;若半年纳,限出息一分;年纳,即出息二分。” 材料三:初,魏继忠上言:“宜假钱别置……不至伤商;贵则少损价出之,不至害民,出入不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