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73002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教案 (表格式)

日期:2024-05-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187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教案,格式
  • cover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教案 课程标准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知识与能力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表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庆历新政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原因。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实施庆历新政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一、情境创设:“三冗”和“岁币”二、构建体系三、知识疏理(一)改革背景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1、经济上:冗官、冗兵、冗费导致国家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使北宋形成积贫局面。⑴出现背景: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后为防止割据和分裂,将地方行政权、财权和军权收归中央,加强集权。弊端也明显。⑵弊端表现:A、冗兵:①从赵匡胤开始每逢灾年将流民编入军队。②从全国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③为防止辽和西夏侵扰,在边防大量屯兵。B、冗官:①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②每年通过科举制和恩荫赏赐方法大量授予官职。③官吏因循苟且,相互牵制,效率低下,庞大官僚机构日益糜烂。C、冗费:①庞大军费官俸(冗官,冗兵)。 ②大兴土木,修建寺院。③皇室开支不断增大。      ④每年给辽夏“岁币”。⑶产生危害:“三冗”导致国家财政危机,形成积贫局面⑷产生根源: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军事上:军事策略的失当和对辽夏战争的失败,使北宋形成积弱局面。⑴军事策略失当:①军事部署:实行“守内虚外”政策,一半禁军驻守京师及附近,造成边境相对空虚。②频繁调动:实行禁军轮流驻守京师,形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⑵对辽夏作战失败(外患———边境危机):①对辽作战:太宗被动防御。1004年澶州之战胜利却订立屈辱“澶渊之盟”,岁币银十万两,绢20万匹②对夏作战:屡败和议,给西夏“岁币”白银7.2万两,绢15.3万匹,茶3万斤。③战争结果:不仅没有解除辽、西夏的威胁,还是人民饱受战争之苦。3、阶级关系上: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矛盾尖锐(内忧———政治危机)⑴原因:①北宋纵容土地兼并,使北宋中期大量土地被官僚和豪强兼并。②官僚豪强变相增加苛捐杂税,拼命压榨农民。⑵影响:造成阶级矛盾激化,各地起义此起彼伏,给北宋统治者以强烈震撼和沉重打击。4、“庆历新政”揭开了王安石变法的序幕(人物:宋仁宗、范仲淹、富弼)⑴背景:对西夏战争惨败后,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迅速加深,有远见的官僚要求宋仁宗革新弊政。⑵结果:历时仅一年多,于1045年失败。(范仲淹被罢官后创作《岳阳楼记》)⑶原因: ①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根本原因)②宋仁宗逐渐动摇,下诏罢废新法。⑷影响:改革虽然失败,但它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二)改革过程 1.时间:1069 皇帝:宋神宗 改革者:王安石 中心主张:富国(理财)2.目的: 挽救危机,富国强兵,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 3.指导思想: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依靠天下所有劳力去开发自然资源,是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4.变法措施及作用措施目的内容作用富国发展生产,改变积贫局面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发展生产,增加财政收入强兵整顿加强军队,改变积弱局面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设军器监节省了政府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育才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舆论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编撰教材培养了变法人才,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