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何为文明? 文明一词源于近代欧洲,最初是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方式,是有教养的,有礼貌的。开化的这一类词意思相似....与野蛮相对应,用来指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过程,一种进化所达到的状态,一种发展趋向。而进入文明的标志正如奎格利指出,是一个有了文字和城市的生产社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 导入 农业如何推动文明的产生呢的? 物质基础 高中历史(统编版)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习建议: 时空定位: 1.重点关注:新教材的内容,尤其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理解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2.核心概念:国家、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古希腊民主等。 认识世界史 原始社会 奴隶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分散 整体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思考:阅读课文引言,说说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 放牧 收割 采集狩猎 农耕畜牧 前提: 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 农耕畜牧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①社会分工的形成; ②交换贸易的产生 ④早期城市的出现。 ③管理和文化创造者出现 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 社会分工的出现 交换和贸易的产生 早期城市的出现 私有制的出现 阶级 国家 阶级矛盾 部落冲突 部落 政府、军队、监狱 文字 奴隶 劳动生产率提高 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过程: 前3500年 前3100年 前2900年 前1000年 前8C 距今约1万年 文明产生 东北非古埃及文明 实现统一、官僚体系、金字塔、法老 西亚两河流域出现城市国家 前18C 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 前6C 南亚古代印度文明 欧洲古希腊文明 中国:前2500年龙山文化开启“万邦时代” 30°N ①地理位置:基本上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原因:北纬三十度附近,气候条件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 ②地理环境:多临近大河流域 原因: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阳光充沛,适合农业发展; ④总体特点: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并存 原因:地理环境的差异;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 ③总体趋势:文明区域范围 不断扩大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文明交流的增多 古代西亚、埃及文明兴起 观察地图思考:早期文明有何共同点?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特点: 独立发展,分散多元 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的限制,及地理环境因素等 古代文明 地域 主要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主要成就) 政治 文化 古埃及文明 东北非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古巴比伦文明 西亚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18世纪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公元前6世纪 古希腊文明 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建造金字塔 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形成种姓(等级)制度 ①发展起数量众多的具有小国寡民特征的城邦 ②斯巴达实行寡头政治,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典型 ①文学:神话、悲剧、喜剧 ②历史: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史学之父” ③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①创立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按位计值; ②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①创立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②创作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诞生洪水与方舟传说;③发明60进制 ①创立象形文字,生产书写材料莎草纸 ②制定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1)发展阶段: ①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了最初的文明。 ②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城市国家。 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