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1628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72646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6课,社会主义,设在,探索,曲折,发展
  • cover
(课件网)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 背景: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完成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1956年9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致开幕式,号召“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文化:1956年双百方针。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 你怎样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 [解读]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讲话经补充修改后,在6月19日的《人民日报》上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题公开发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开辟了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思路,创立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新理论,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和方针。它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重要的理论著作,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毛泽东根据当时我国正要全面进入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现实需要,借鉴了苏联和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考虑到我国1956年前后出现的一些少数人“闹事”的问题,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要从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取得胜利的高度来认识全党、全国团结的重要性。而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又是能否实现团结的重要保证。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3)转向: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 整风运动: 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的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曾在1942年、1950年、1957年进行过3次。 “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和反主观主义” 1958年,整风运动结束。 【名词解释】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反右派斗争:针对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反革命分子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猖狂进攻的问题,1957年7月,毛泽东部署反右派斗争。 到1958年夏季反右派斗争结束。但在斗争过程中犯了严重的扩大化的错误。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4.左倾错误: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经济文化落后,底子很薄的国家。 使我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在几十年内赶上世界上的先进国家,使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建设的步子就必须迈得比较快、比较大。” 大跃进 特点: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错误实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左”倾冒进错误)。 口号:超英赶美、以钢为纲、以粮为纲、放高产卫星,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1958年,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 大跃进运动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违背经济发展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严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影响了人民生活。 思考:评价大跃进运动 吃大锅饭,公共食堂 集体劳动,共同生产 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