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为核心方针,紧密围绕教育部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结合本校办学规模、学生特点(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及校园环境实际,将安全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 “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覆盖” 的安全管理体系,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工作目标 事故防控目标:全年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如校园踩踏、火灾、食物中毒、交通安全等),一般安全事故发生率控制在 0.5% 以内,且事故处理及时率、整改率均达到 100%。 意识提升目标:通过系统的安全教育活动,使 95% 以上的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如交通规则、防火防电常识、应急避险技能等),80% 以上的教师具备应急处置能力与安全教学意识。 管理完善目标: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如门卫值守、设施检查、隐患排查等制度),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如火灾、地震、疫情等专项预案),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与精细化。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安全教育常态化开展 课堂渗透教育:将安全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每周安排 1 课时安全专题课,内容涵盖交通安全(如骑行安全、过马路规则)、消防安全(如灭火器使用、逃生路线识别)、食品安全(如辨别过期食品、拒绝 “三无” 产品)、防溺水安全(如远离危险水域、溺水自救方法)、校园欺凌防治(如识别欺凌行为、正确应对与举报方式)等,确保安全教育 “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主题活动强化:每季度开展 1 次大型安全主题活动,如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系列活动(3 月最后一周星期一)、“5 12 防灾减灾日” 应急演练、“11 9 消防日” 知识竞赛与实操演练、“防溺水宣传月”(夏季)等,通过讲座、海报展览、视频观看、情景模拟等形式,增强教育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家校协同教育:每学期召开 2 次安全主题家长会,向家长普及校园安全知识与家庭教育要点;通过班级微信群、校讯通等平台,定期推送安全提醒(如恶劣天气出行提示、假期安全注意事项);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安全实践活动(如家庭火灾隐患排查),形成家校共育的安全防护合力。 (二)安全管理精细化落实 校园设施安全管理:建立 “日巡查、周排查、月整改” 的设施安全检查机制。每日由值班教师检查教学楼、操场、实验室等区域的设施(如门窗、栏杆、体育器材、水电线路);每周由安全小组排查校园周边环境(如周边交通秩序、摊贩情况);每月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如松动的栏杆、老化的电线)进行登记,明确整改责任人与整改期限,确保隐患 100% 整改到位。 校园出入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门卫值守制度,上学、放学时段安排 2 名保安 + 1 名值班教师在校门口值守,维护交通秩序;校外人员进入校园需出示身份证件,登记事由并联系对接教师,经确认后方可进入;学生在校期间如需离校,需由家长提前向班主任请假,班主任开具放行条,门卫核对无误后放行,杜绝无关人员进入校园或学生私自离校。 校园活动安全管理:学校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春游、文艺汇演)前,需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明确安全责任人、应急疏散路线及风险防控措施;活动前对参与师生进行安全告知,活动中安排教师全程监护,活动后及时总结安全情况;严禁组织学生参与具有安全风险的活动(如未经审批的校外研学、危险性体育项目)。 (三)应急处置规范化建设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根据校园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如火灾、地震、疫情、校园欺凌、食物中毒等),修订并完善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处置流程、责任分工及物资保障;将应急预案发放至各班级、各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