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建议用时:20分钟) 测一测 1.[2024佛山一模]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但与此同时,诸侯王的势力迅速膨胀,渐有不臣之势。为此,汉武帝( ) A.尊崇儒家思想 B.大量释放奴婢 C.颁布“推恩令” D.组织武力削藩 2.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定期巡视州部内的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 ) A.分化王国力量 B.提升儒学地位 C.监察地方势力 D.拓展统治范围 3.小明在某博物馆看到了许多古代生产工具,其中属于汉代播种工具的是( ) A.骨耜 B.耧车 C.秧马 D.陶纺轮 4.[2024成都双流期末]“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成奸伪之业。”针对这种情况,汉武帝决定( ) A.削夺封国 B.兴修水利 C.实行盐铁专卖 D.北击匈奴 5.[2024天津]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尊崇儒术”。他们都是为了( ) A.削弱诸侯王势力 B.加强思想控制 C.消除匈奴威胁 D.打击豪强地主势力 6.[2024广东]汉武帝时期,人们常用“勇”“雄”“猛”“安汉”“广武”等字词取名,文人、学士也多练习骑射、击剑等。与该风气的出现可能有关的是( ) A.北击匈奴 B.“光武中兴” C.楚汉之争 D.“文景之治” 7.[2024长沙模拟]从西周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秦朝“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再到西汉“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趋势是( ) A.最高统治者权力加强 B.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加强 C.选官制度逐渐公平合理 D.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8.[2024禹州一模]先秦时期,孟子认为“爱有差等”,而汉朝的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却主张“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这一变化( ) A.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消除了各地各民族文化隔阂 C.适应了大一统的时代需求 D.使儒学形成严密的思想体系 9.[2024广州一模]汉武帝时期确立察举制,让各郡国每年按照人口比例向朝廷推举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为有效抑制徇私推举的弊端,察举制增加考试环节,即得到推举后,朝廷还要考试。这一做法( ) A.完善了官员选拔机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增强了地方实力 D.全面普及了儒学 10.素养综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当时,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秦末汉初,游牧于漠北草原的匈奴,在首领冒顿单于的率领下,统一了漠北地区,并不断南下袭扰。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汉武帝改变汉初推行的和亲政策,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从其计”具体是指什么计策?汉武帝实施这一计策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建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解决材料三中的问题,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4)材料四反映了西汉处理与匈奴关系的哪两种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