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2460

11.5 机械效率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795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1.5,机械,效率,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五 机械效率 第1课时 认识机械效率 1. 利用机械做功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    功,记为    。 2. 利用机械做功时,并非我们所需要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    功,记为    。 3. 利用机械做功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叫    功,记为    。 4. 总功(W总)、有用功(W有用)和额外功(W额外)之间的关系是          。 5. 物理学中,将            叫作机械效率。 6.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机械效率=         ;用符号表示:η=      。 7. 对于实际机械,由于    功的存在,机械的机械效率总    (大于/等于/小于)100%。 8. 斜面是一种    的简单机械,使用斜面时可以省    ,但要费    。 1. 做值日时,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三楼。此过程中,小阳对水做的功是    功,对桶做的功是    功,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    功,一共做的功是    功。 (总/有用/额外) 2. 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升质量为20kg的物体,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为125N。物体上升2m的过程中,求:(g取10N/kg) (1) 有用功。 (2) 总功。 (3)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3. 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为25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各处摩擦)。求: 第3题 (1) 拉力所做的总功。 (2) 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3) 提升物体的重力。 第2课时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 实验原理是        。 (2) 实验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          、    和          。 (3)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4) 在测量绳端拉力时,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    上升。 2.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      、      和 等。 1. 如图所示为智慧小组“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 序号 物重 G/N 物体上升高度 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距离 s/m 机械 效率η 1 1 0.1 0.6 0.3 55.6% 2 2 0.1 1.0 0.3 66.7% 3 4 0.1 1.8 0.3 (1) 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 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是    (结果精确到0.1%)。 (3)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用同一滑轮组将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时,若仅增加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则拉力所做的额外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增大/不变/减小) (4) 若在第3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拉力F的功率为    W。 (5) 创新小组也利用重为1N、2N、4N的物体进行了三次实验,若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智慧小组的测量值,则创新小组测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 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 B. 弹簧测力计每次拉动物体时均加速上升 C. 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小于智慧小组 第2题 2. 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F1>F2,η1=η2 B. F1η2 D. F1>F2,η1<η2 第3课时 机械效率的计算 1. 机械效率计算公式:η=       。 2. 滑轮组(竖直方向匀速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 (1) 已知物重G、拉力F、物体上升的高度h、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则机械效率η= 。 (2) 已知物重G、拉力F、绳子的段数n,则机械效率η=       。 (3) 已知物重G、动滑轮重G动、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机械效率η=       。 3. 斜面的机械效率: (1) 已知物重G、斜面的高度h、斜面的长度s、拉力F,则机械效率η=       。 (2) 已知物重G、斜面的高度h、斜面的长度s、摩擦力f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