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第二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第2课时 1 2 3 说出地球的大气组成及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提升综合思维。 说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提升综合思维。 理解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层中基本概念,能够说明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发生的变化情况及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某同学乘坐飞机与家人外出度假,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游记:今天受阴雨天气影响,抵达机场时得知飞机延误的消息,在延误近2个小时以后,飞机终于起飞。经过短暂的颠簸,飞机开始平稳飞行。 为什么飞机开始平稳飞行的位置天气晴朗呢? 为什么飞机起飞后会有颠簸?之后能平稳飞行? 有效导入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2.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哪几层,各层的高度范围是多少? 3.读教材“图2-2-6 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绘制完成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图。 任务一 阅读教材42、43页,完成下面内容。 一、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及各层高度 研讨展示 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 1.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一、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及各层高度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2.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哪几层,各层的高度范围是多少?将各层名称填写在学习任务单上“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中相应位置上。 (中纬度地区为10~12千米以下) (对流层顶以上至约50千米) (平流层顶到3000千米) 一、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及各层高度 任务一 阅读教材42、43页,完成下面内容。 3.读教材“图2-2-6 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绘制完成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图。 一、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及各层高度 任务一 阅读教材42、43页,完成下面内容。 3.读教材“图2-2-6 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绘制完成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图。 一、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及各层高度 1.读图,概括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推断对流层大气运动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 3.说出对流层天气特点。 特点: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特点: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二、大气垂直分层各层特点及其影响 原因:由于对流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 成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任务二 结合绘制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内容。 (一)对流层 思考:对流层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 对流层的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近地面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思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水汽 空气遇冷 固体杂质 拓展提升 高度 km 12 0 50 -100 -50 0 50 100 对流层 高层大气 平流层 温度℃ 平均厚度:12km 低纬:17~18km 中纬:10~12km 高纬:8~9km 对流层厚度的空间差异 对流层厚度因纬度和季节而变化,低纬度地区大于高纬度地区,夏季大于冬季。 对流层厚度的时间差异 思考:对流层厚度因纬度和季节而变化的分布规律? 纬度变化:低纬较厚;高纬较薄 思考:对流层厚度因纬度和季节而变化的原因? 低纬度地区或同一地区的夏季,太阳辐射强,地面受热多,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旺盛,对流运动达到的高度较高,因此对流层厚度大。 高纬度地区或同一地区的冬季,太阳辐射弱,地面受热少,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弱,对流运动达到的高度较低,因此对流层厚度小。 大气特点 对人类的影响 气温变化 物质组成 运动状况 (一)对流层 【小结】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大气质量的3/4,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活动】 国际上著名的双子天文望远镜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上两个最佳天文观测点。 位于北半球的北双子天文望远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