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节 生活和生产中的抛体运动 第一章 抛体运动 1.通过生活实例理解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会用分段法和全程法研究竖直上抛运动。 2.会通过生活实例分析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明确其运动规律,能找到临界状态并运用数学知识分析极值。 3.了解斜抛运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分析一般的抛体运动。 素养目标 知识点一 竖直上抛运动 情境导入 除了平抛运动,如图甲中柱形喷泉中的水珠竖直向上抛出,图乙中弧形喷泉中的水珠倾斜抛出,试分析这些水珠的受力特点和运动特点。 提示:均只受重力 均做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运动 自主学习 教材梳理(阅读教材P16完成下列填空) 抛体运动: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空中抛出,仅在_____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根据初速度的方向,抛体运动可分为_____、竖直下抛、平抛和_____。 重力 竖直上抛 斜抛 师生互动 竖直上抛运动的过程具有对称性,上升的位移和下降的位移大小相等,加速度相同,试分析: 任务1.上抛和下落过程运动的时间关系; 提示:竖直上抛的逆运动即为自由落体运动,则tOC=tCO。 任务2.抛出速度和返回速度的大小关系。 提示:相等 课堂探究 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 m/s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面高175 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再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落地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 答案:7 s 60 m/s 例1 探究归纳 1.竖直上抛运动 (1)概念:将一个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运动性质:全过程可以看作是初速度为v0(竖直向上)、加速度为g(竖直向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探究归纳 探究归纳 3.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1)时间对称:物体从某点上升到最高点和从最高点回到该点的时间相等,即t上=t下。 (2)速率对称:物体上升和下降通过同一位置时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关于竖直上抛运动问题的求解方法 (1)分段 ①上升过程:v0≠0、a=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②下降过程:自由落体运动。 探究归纳 针对练.(多选)(2024·深圳市大鹏新区高一期中)某物体以4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6 s 内物体的 A.路程为90 m B.位移大小为 60 m, 方向竖直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60 m/s, 方向竖直向下 D.平均速度大小为 10 m/s, 方向竖直向上 √ √ √ 返回 知识点二 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 1.与平抛运动相关的临界情况 (1)如题目中有“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表明题述的过程中存在临界点。 (2)如题目中有“取值范围”“多长时间”“多大距离”等词语,表明题述过程中存在着“起、止点”,而这些“起、止点”往往就是临界点。 (3)如题目中有“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表明题述过程中存在着极值,这些极值也往往是临界点。 2.分析平抛运动中的临界情况关键是确定临界轨迹 当受水平位移限制时,其临界轨迹为自抛出点到水平位移端点的一条抛物线;当受下落高度限制时,其临界轨迹为自抛出点到下落高度端点的一条抛物线,确定轨迹后再结合平抛运动的规律即可求解。 例2 √ 针对练.如图所示,窗子上、下沿之间的高度H=1.6 m,墙的厚度d=0.4 m,某人在离墙壁距离L=1.4 m、距窗子上沿h=0.2 m 处的P点,将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件以速度v水平抛出,小物件直接穿过窗口并落在水平地面上,取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则v的取值范围是 A.v>7 m/s B.v<2.3 m/s C.3 m/s<v<7 m/s D.2.3 m/s<v<3 m/s √ 返回 知识点三 斜抛运动 情境导入 如果物体被抛出时的速度v0不沿水平方向,而是斜向上方或斜向下方,且抛出后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