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3367

3.2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课件(62张,内嵌视频)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734541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常见,自然灾害,避防,课件,62张,内嵌
  • cover
(课件网) 第三章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避防 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1 2 3 辨证分析面对自然灾害应采取的措施,培养人地协调观。 通过对自然灾害的自救和互救的了解,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 通过避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的学习,探究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避防措施,培养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学习目标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全校2 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 桑枣中学之所以躲过劫难的原因———每学期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力求快而不乱,井然有序;还将一栋“豆腐渣”实验教学楼进行了彻底的加固,消除了隐患。 除了国家和社会层面的救援与救助,个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应当如何避防与自救? 桑枣中学:创造避震奇迹 桑枣中学:创造避震奇迹报道 有效导入 (一)灾害监测———定位 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通过监测与自然灾害有关的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提供灾害数据信息,服务于灾前预警、灾时跟踪、灾后评估,提供减灾决策建议。 一、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防 研讨展示 (一)灾害监测———监测手段 我国建立了包括卫星与航空遥感监测、地面监测、海洋海底观测和天—空—地观测在内的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初步形成。 海洋卫星监测系统的控制机房 四川长宁地震预警成功 济南地震监测卫星 地质环境监测站 四川宜宾6.0级地震 成都提前61秒收到预警 (一)灾害监测———监测手段 (二)灾害防御———定位 指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或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工程性防御措 非工程性防御措 (二)灾害防御———工程性防御措施 指通过修建防灾减灾工程,改变地表环境,控制灾害与人口和财物等的直接接触,提高财物的抗灾性能等措施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修建水库———防御旱涝灾害 防护林———防治沙尘暴 加固山体———防治山体滑坡 (二)灾害防御———工程性防御措施 中国主要防灾工程 (二)灾害防御———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指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与防灾法律法规、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5 .12”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活动 防灾减灾的法律 防灾减灾的管理部门 为了做好减灾工作,我国成立了国家减灾中心。该中心是我国灾害信息收集,综合、制作。发布的权成机构,直接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决策服务。此外,我国注重减灾的法制建设,颁布实施了一条列减灾法律法规,逐步把减灾工作的纳入法制化轨道。 中国减灾的决策服务与法规建设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30多部防灾减灾或与防灾或灾害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还利用多种媒体,采用各种形式,针对不同群体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贵州鹅山冲滑坡的治理与监测 结合教材99页探索图文资料思考: 1.观察图3-2-1中桩林坝,它的主 要作用是什么? 四川陈家坝泥石流治理 2.本项工程在防灾、减灾和避灾 中,突出的是哪个环节? 都坝河上游物源区建造的桩林坝 1.泥石流中泥沙石块粒径不同,桩林坝可以将较大的石块挡在坝内,将较小粒径的泥沙排出,起到拦、排结合作用。 2.防灾 拓展提升 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指导下,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灾区恢复基本生存条件,保障灾区人民生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