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重大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家以 水电解产生的 H 为原料,精选多种生物酶催化剂,首次在细胞外合成了淀粉。淀粉是植物细胞内重要的化合物,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淀粉是植物细胞内主要的储能物质 B.淀粉可与斐林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 C.肽键的生成、ATP的形成、基因的表达过程均有水的产生 D.植物抗寒性与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有关 2.某实验小组将甲、乙两个液泡初始体积相等的洋葱鳞片叶细胞分别置于A、B两个烧杯中,两个烧杯装有等浓度的KNO 溶液,甲和乙两个细胞的液泡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初始状态下,甲、乙两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 B. t 时,乙细胞液的渗透压与外界溶液的相近 C. t ~t ,甲和乙的细胞吸水能力都逐渐增强 D. t 时,甲、乙的细胞液浓度和初始状态相等 3.如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过程中,溶酶体内水解酶合成正旺盛进行 B.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生物也能发生细胞凋亡过程 C.据图推测,图中的X可能分布在细胞膜上 D.癌细胞难以凋亡可能是凋亡相关基因已突变,无法发挥作用 4.图甲和图乙是某二倍体生物精巢中的两个细胞示意图,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 含量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B.图乙细胞中 A、a基因同时存在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C.图甲细胞和图乙细胞分别处于图丙的 ef段、cd段 D.图丙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 5.在遗传学的发展历程中,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逐步揭示了遗传物质的本质。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探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链球菌 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遗传物质已经失活,故不会导致小鼠死亡 C.可以用 C和 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来做侵染实验 D.若在实验中用 S和 P分别标记两组细菌,则实验结果与原实验相反 6.一种名为“miR-182”的小RNA分子可抑制患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小鼠“促癌基因”的表达,而GBM是一类致死性难治愈的脑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促癌基因”可能包括负责调控细胞周期的原癌基因 B.“促癌基因”的表达过程中需要多种RNA 分子参与传递遗传信息 C.“miR-182”可能抑制小鼠“促癌基因”翻译,减少“促癌基因”表达 D.用药物使患GBM小鼠细胞内的“miR-182”失活,可达到治疗GBM 的目的 7.如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Ⅱ 为纯合子,则Ⅲ 为杂合子 C.若Ⅱ 为杂合子,则Ⅲ 为纯合子 D.若Ⅱ 与Ⅱ 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2,则可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 8.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一部分蛾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蛾的变化也影响蝙蝠回声定位系统与捕食策略的改进。当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人工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蛾复杂的飞行模式是定向变异的结果 B.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属于同一个物种 C.蛾与蝙蝠、与生活的环境均可发生协同进化 D.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的基因库无相同基因 9.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现象越来越多。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 Na 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 Na 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