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体通过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彩虹”的上端是紫光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如图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①③ B.①④④ C.②③ D.②④ 3.图中所示为张老师戴着眼镜清晰看到远处物体S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老师的眼睛是远视眼 B.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C.用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D.矫正前,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面 4.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5.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下列有关上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现象中,硬币是光源 B.甲图中看不见硬币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C.乙图中能看到硬币是因为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 D.乙图中硬币在眼球的视网膜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凸透镜焦距可能为20cm B.若实验时有一只蚊子停在图甲的凸透镜上,则在光屏上能看到蚊子的像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则可以在光屏上看到放大的像 D.图乙中,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眼镜,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现使光屏远离透镜,在光屏上又看到了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能矫正近视眼 二、填空题 7.张欣宇同学是近视眼,他所看到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填“前方”、“后方”或“正中央”),他应佩戴用 镜制作的眼镜进行矫正。 8.如图,表示的是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需要用 (选填“凸”或“凹”)透镜来矫正. 9.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 (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10.如图甲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若他要选配眼镜镜片进行矫正,应选图 。戴上这种眼镜后,相当于眼镜和晶状体组成了一个焦距 (选填“变小”或“变大”)的凸透镜。 11.如图,图中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它应是倒立、 的实像,此成像特点与 (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的相同;为模拟近视眼,可将凸透镜向 移动少许。 12.老花镜的镜片是 透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作为单位)的倒数乘以100.小明拿着爷爷的老花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拿一张纸在老花镜下面来回移动,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时距老花镜25 cm,则小明爷爷的老花镜的度数是 度. 三、实验探究题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选填“放大”或“缩小”)、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遵循图乙所示的成像原理的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要使烛焰的像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