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5718

8 匆匆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6297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匆匆,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8 匆匆 本文作者朱自清 第三单元 让真情在笔尖自然流露 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文艺论著《诗言志辨》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写作背景: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恰逢“五四”运动落潮期。 当时的“五四” 知识青年忙于救国,忙于追求进步;他们备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压迫, 却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他们苦恼、彷徨, 却在冷静的沉思后, 继续追赶人生的路。“五四”运动落潮期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于沉沦。朱自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著地探寻与追求。作者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它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一文中的内容)朱自清依托春景激发内心情感,借助想象释怀美好。 1.匆匆是什么意思呢? 2.体验“匆匆”:你们在生活中,有过追赶时间的体验吗? 急急忙忙的样子 躲藏 冷藏 收藏 挪移 挪动 挪步 徘徊 徘徊观望 左右徘徊 徘徊 徘徊歧路 左右徘徊 蒸发 蒸融 蒸饭 裸露 裸体 裸线 确乎 空虚 不禁 挪移 觉察 叹息 徘徊 游丝 赤裸裸 头涔涔 泪潸潸 jīn nuó pái huái luǒ cén shān 课文可以分生几个部分呢? 1部分:1 2部分:2~4 3部分:5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里的“问”有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1段)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默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里的“问”有什么特点? 这里的“问”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接问,而是连续问。这种“直接”和“连续”,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的情感。这种感慨是自然流露的,使情感表达的畅快、直接,紧紧吸引读者的目光,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惋惜 后悔 茫然 痛苦 无奈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仿写 月亮缺了,有 再圆 的时候 ; 叶子黄了,有 再绿 的时候 ; 太阳落了,有 再升 的时候 ; 青草萎了,有 再长 的时候 ; 河流干了,有 再流 的时候 ; 风儿停了,有 再吹 的时候 ; 机会逝去了,有 再来 的时候!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比喻、对比)作者把自己的“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和浩瀚的大海对比,突出自己日子的流逝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无影无声,比喻新奇,给人强烈的形象感。 “涔涔”“潸潸”两个叠词强调了作者在面对时间无声无息地流逝时的不安情态。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