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的认识 课程:小学数学 教材: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 章节:1~5的认识 教材分析 知识内涵 地位和作用:“1 - 5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阶段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起始内容,是学生建立数概念的基础,为后续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及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奠定基石。 内容呈现:教材首先通过展示生活中含有1 - 5数量的实物,如1座房子、2只鹅等,让学生直观感知数量;接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考1 - 5还能表示哪些事物数量;再借助算珠和方块直观呈现数与量的对应;最后通过描一描、写一写的练习,强化学生对数字的书写。 编排特点、意图及逻辑线索:编排由具体到抽象,从生活实物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抽象出数的概念,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规律。意图是让学生在熟悉情境中认识数,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的书写。逻辑线索清晰,先感知数量,再深入理解数的含义,最后落实到书写,层层递进。 素养内涵 数感:通过观察生活中不同数量的实物,感受1 - 5这些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与应用,初步建立数与实际数量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 符号意识:教材呈现数字1 - 5的符号表示,学生认识并书写这些符号,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意义,体会用数字符号表示数量的简洁性与准确性,发展符号意识。 教学目标 经历观察、数数和对应实物的过程,理解1~5各数的实际含义,能正确认、读、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通过比较和排列数字的活动,理解1~5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意识。 在数数和书写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各数,理解数的含义,会用数表示物体个数。 2.教学难点 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掌握~各数的规范书写。 课堂导入 情景图导入故事法: 教师活动:出示一幅清晨农场的情景图(非教材图),图中有太阳、树木、小动物等。“今天,小兔子要请朋友们来家里做客,它正在数一数来了多少小伙伴:远处跑来1只小鹿,又蹦来2只小兔,接着游来3只小鸭,天上飞过4只小鸟,哎呀,还有5只蜜蜂也来了!” 学生活动:一边听故事一边数出每种小动物的数量,积极参与回答。 教师提问:“每个数字都能表示一种事物的数量,生活中你还见过‘3’可以表示什么?‘5’呢?” 过渡语:“原来数字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字1~5。”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激活生活经验,为建立数概念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 认识1 - 5各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活动1:观察图片,说一说。 教师活动: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大屏幕上展示的这组图片(呈现教材中1~5的认识里展示数字1 - 5对应实物与数量的图片),大家看看每一行里左边的这些实物,它们的数量和右边标出来的数字有什么关系呀? 学生活动: 生1:我看到第一行有1座房子和1只狗,右边就标了数字“1”,它们的数量都是1个。 生2:第二行有2只鹅和2把椅子,数字就是“2”,说明它们数量是2呀。 生3:第三行3只鸟和3个萝卜,对应的数字是“3”呢。 生4:第四行4朵向日葵和4个南瓜,数字是“4”哦。 生5:第五行5只鸭子和5个玉米,数字就是“5”啦,就是它们的数量呀。 教师归纳:非常棒,同学们都发现了左边这些不同的实物,它们的数量和右边所标的数字是一一对应的,数字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物体哦。 活动2:联系生活,想一想。 教师活动:那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啦,在我们的生活中,1还能表示哪些事物的数量呢?2、3、4、5又能分别表示哪些事物的数量呀?大家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同桌说一说哦。 学生活动: 生1:我想到1可以表示1个苹果,我每天吃1个苹果。 生2:1还能表示1支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