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8319

高中美术粤教版:19世纪欧洲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

日期:2025-11-02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2350140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印象派,高中,美术,教版,19世纪,欧洲
  • cover
(课件网) 观看周杰伦的流行歌曲《最伟大的作品》MV中的一个片段,说一说该片段中唱的是哪位艺术家和他的什么作品? 我们能看到莫奈和他的《印象·日出》和《睡莲》,它们为什么能称得上是最伟大的作品? 19世纪欧洲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 印象派的诞生 01 欣赏莫奈的《印象·日出》说一说你对这张作品有什么样的直观感受? 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举办了一个名叫“无名画家展览会”的画展,《印象·日出》就是其中的作品之一,当这些画作呈现在人们眼前,得到的评论是如此的激烈: “印象!没成型的墙纸也比这精美得多!”———路易斯·勒罗伊 “我们试图让雷诺阿先生明白:女人的躯干不是带有大量紫色和绿色污渍的分解果肉。” ———阿尔伯特·沃尔夫 “眼前的景象令人难以置信。这些是车辙?那是白霜?它们是从调色板上刮下来、均匀地抹在脏画布上的东西。”———勒洛伊 思考:为什么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不被当时的主流接受?他们的画作和传统的油画相比,有哪些艺术特色? 印象派的艺术特征 02 一、题材上 请观察以下作品,对比学院派和印象派的作品,两者分别主要描绘什么题材? 让·莱昂·杰罗姆 《皮格马利翁和伽拉缇》 1890年 保罗·德拉罗什《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1850年 布格罗《天使之歌》1881 学院派: 马奈《女神游乐厅的吧台》1882年 印象派: 雷诺阿《游船上的午餐派对》 1881 德加《芭蕾舞女》约1877 德加《舞台上的舞女》 约1877年 从题材上说,十八、十九世纪的法国艺术,是受学院派主导的,而当时学院派所认可的艺术作品,无论绘画或雕塑,都是取材于历史,宗教,神话,和最上层社会的人物或事件,而印象派则大胆舍弃这些旧题材,将眼光转向了平民百姓的生活日常、变幻无穷的自然风光。 二、表现形式上 (一)对比学院派古典主义画家布格罗的作品和莫奈的《撑阳伞的女人》,着重观察两幅作品中白裙子,色彩处理上有什么差别 印象派追求光源色、环境色、冷暖色的表现,突破了色彩运用上传统的固有色概念,充分发挥色彩的表现力,即重色彩。 古典主义画家,都是在室内经过深思熟虑的构思之后,才去创作描绘,而印象派主张在户外直接描绘景物,即重外光。 (二)对比这两幅作品中所呈现古典主义画家和印象派画家作画时的场景,你看到了怎样的不同 《莫奈在他的工作室船上》马奈 184年 经典的室外光作品 : 雷诺阿《红磨坊的舞会》1876年 卡米耶·柯罗的《沙特尔大教堂》 1830 (三)对比柯罗的《沙特尔大教堂》和莫奈的《鲁昂教堂》系列,说一说给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该幅作品中教堂的结构,造型,细节被描绘得十分充分,前景有山坡、人物、树木等元素,使画面富有空间感,整体颜色沉稳,产生一种静谧,和谐的美。 晨曦 正午 日落 阴天 晴天 大雾天 而在《鲁昂大教堂》系列中,莫奈在构图上舍弃了对空间的表现,在造型上舍弃了建筑复杂的结构,转而将专注力放在快速捕捉不同光线下教堂的颜色变化,即重瞬间。 学院派古典主义的画家往往会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来打磨一幅画,而莫奈一个月就能画出几十幅。 为了能追上光的变化速度,他甚至创造了一种堪比照相机连拍技术的“连作法”———他在户外一次性支上好多个画架,只要光线起了变化,就立即移步到下一个。 如此一来,他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记录下光影的变化过程。 莫奈的《草垛》系列 思考:为什么印象派的画家要冒着不被理解的风险改变传统的艺术风格 小结:印象派画家们大胆舍弃历史、神话、宗教等旧题材,将目光转向当下的现实生活和自然景象。画面不再追求严谨的造型和细腻深入的笔法,而是注重捕捉自然变化的光与色,呈现出重色彩、重外光、重瞬间的艺术特点。 印象派产生的原因 03 一、科技的进步 照相机的发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