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友谊的真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树立积极的交友态度,主动融入集体、与同学交往,建立真挚的同学友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等。 2.道德修养:懂得友谊给我们带来快乐,也会带来烦恼,学会主动关怀、帮助朋友,在友谊中践行友善、诚信等道德准则,培养真诚、善良、宽容等良好品德。 3.法治观念:明确友谊不能违反原则,坚守道德及法律底线,不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4.健全人格: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在友谊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培养积极乐观、自信勇敢的健全人格。 5.责任意识:能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及冲突,明白在友谊中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如关心朋友、尊重朋友的选择等,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友谊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难点:友谊的真谛/友谊的特质/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真正的友谊》———我是演说家·齐艳艳 有朋友相伴,再远的路也不觉得漫长,再曲折的路也不觉得艰难。 二、自主预习 5分钟时间自主预习教材P42-45,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铅笔勾画以便后续更正。 1.友谊是如何产生的? 2.友谊的真谛/友谊的特质/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3.如何理解“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4.如何理解“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5.如何理解“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6.为什么要交友?/友谊的力量/友谊的意义/友谊的重要性? 三、新课讲授 播放视频,观看视频,体会他们的友谊(高适、杜甫、李白…) 1.友谊是如何产生的? P43一段 ①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从陌生到越来越了解和熟悉,逐渐建立了友谊。 ②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 ③在友谊的长河里,我们积累着不同的体验,分享着各自的感受,体悟着友谊的真谛。 【探究与分享】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A:我们在一起无话不谈,他新买了文具都要与我分享。 B:上课老师提问,我回答不出来,他悄悄提醒我。 C:她常常“损”我,但是不允许别人说我不好。 D:我做了错事,他一边批评我一边帮我。 谈谈你对上述情境的看法,并和同学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2.如何理解“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P44一段 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更多的快乐和温暖,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探究与分享】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巴金和冰心: 因为共同的性格、爱好,相互的欣赏,释放出他们弥香醇厚的友情———浓厚又淡如水!(志趣相投) 《追风筝的人》: 一个是富家少爷,一个是仆人的儿子,但只要是认定的朋友,就会献出自己无私的善意。(友谊与金钱无关) 《不朽的马克思》: 即使家庭背景再悬殊,拥有不同的职业背景,只要真心相对,就能跨越一切阻碍。(友谊与家庭背景无关) ②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3.如何理解“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P44二段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 选择常见分析例句:(补充在教材上) 1.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君子之交淡如水。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5.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6.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阅读感悟】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全心全意地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为了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的研究,恩格斯违心地接受了父亲的经商要求,并把挣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当马克思还没有精通英文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