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整合提升 1.(2022·江苏卷)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植物激素代谢,可实现作物改良。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用特异启动子诱导表达iaaM(生长素合成基因)可获得无子果实 [B]大量表达ipt(细胞分裂素合成关键基因)可抑制芽的分化 [C]提高ga2ox(氧化赤霉素的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获得矮化品种 [D]在果实中表达acs(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反义基因可延迟果实成熟 【答案】 B 【解析】 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用特异启动子诱导表达iaaM(生长素合成基因)可获得无子果实;大量表达ipt(细胞分裂素合成关键基因),细胞分裂素含量升高,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较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提高ga2ox(氧化赤霉素的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使赤霉素含量降低,从而能获得矮化品种;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在果实中表达acs(乙烯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反义基因,即抑制乙烯的合成,果实成熟会延迟。 2.(真题借鉴|2024·重庆卷)为探究乙烯在番茄幼苗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在玻璃箱中对若干番茄幼苗分组进行处理,一定时间后观测成熟叶叶柄与茎的夹角变化,然后切取枝条,检测各部位乙烯的量。题图为其处理方式和结果的示意图(切枝上各部位颜色越深表示乙烯量越多)。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切口处乙烯的积累,可推测机械伤害加速乙烯合成 [B]由幼叶发育成熟过程中乙烯量减少,可推测IAA抑制乙烯合成 [C]乙烯处理使成熟叶向下弯曲,可能是由于叶柄上侧细胞生长快于下侧细胞 [D]去除乙烯一段时间后成熟叶角度恢复,可能是因为叶柄上、下侧细胞中IAA比值持续增大 【答案】 B 【解析】 对照组中与处理3 h后相比,处理32 h后切口处的颜色加深,这说明处理32 h后切口处乙烯的积累加剧,由此可推测机械伤害加速乙烯合成;由题图可知,幼叶发育成熟过程中颜色加深,由此说明幼叶发育成熟过程中乙烯量增多;乙烯处理后,可能是由于叶柄上侧细胞生长快于下侧细胞,导致叶柄上侧生长快于下侧,从而导致成熟叶向下弯曲;去除乙烯一段时间后,可能是因为叶柄上、下侧细胞中IAA比值持续增大,由于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导致叶柄上侧细胞的生长减慢,从而使成熟叶角度恢复。 3.(真题借鉴|2024·贵州卷)矮壮素可使草莓植株矮化,提高草莓的产量。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和地上部鲜重,以及对果实总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矮壮素是从植物体提取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B]种植草莓时,施用矮壮素的最适浓度为 400 mg/L [C]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作用减弱 [D]一定浓度范围内,果实总产量与幼苗地上部鲜重变化趋势相近 【答案】 D 【解析】 矮壮素是人工合成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不是从植物体提取的;由题图可知,施用矮壮素的最适浓度不是400 mg/L,应该在200 mg/L左右;由题图可知,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作用表现为逐渐增强;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果实总产量与幼苗地上部鲜重的变化趋势较为相近。 4.(真题借鉴|2024·湖南卷)脱落酸(ABA)是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信号分子,NaCl和PEG6000(PEG6000不能进入细胞)皆可引起渗透胁迫。图a为某水稻种子在不同处理下基因R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图b为该基因的突变体和野生型种子在不同处理下7天时的萌发率。研究还发现无论在正常还是逆境下,基因R的突变体种子中ABA含量皆高于野生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Cl、PEG6000和ABA对种子萌发的调节机制相同 [B]渗透胁迫下种子中内源ABA的含量变化先于基因R的表达变化 [C]基因R突变体种子中ABA含量升高可延长种子贮藏寿命 [D]基因R突变可能解除了其对ABA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 【答案】 A 【解析】 分析图a,用外源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