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0153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血糖平衡的调节(课件+学案+课时作业含答案3份打包)

日期:2025-11-0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23667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3份,答案,作业,课时,学案
    第二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 [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2.阐述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 一、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内容: ①食物中的糖类,②肝糖原,③非糖物质,④肝糖原、肌糖原,⑤非糖物质。 2.概念:血糖指的是血浆中的葡萄糖。 3.作用: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血糖,尤其是脑和红细胞必须随时由血液供给葡萄糖以保障细胞代谢对能量的需要。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激素调节:主要依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项目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分泌 细胞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作用 途径 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进入肝脏细胞、骨骼肌细胞中合成肝糖原、肌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等;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脂肪、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作用 效果 血糖浓度降低 血糖浓度 升高 2.血糖平衡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 3.调节过程示意图 4.神经系统参与血糖平衡调节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相关的副交感神经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当血糖浓度降低时,相关的交感神经能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3)当血糖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人产生饥饿感,主动进食,使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会产生饱腹感,食欲减退。 三、血糖平衡调节异常 1.糖尿病 (1)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是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症状: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2)危害:会导致各种组织、器官(如眼、肾、神经)产生慢性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产生多种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如失明)。 (3)糖尿病的类型及治疗方案。 类型 区别 治疗 Ⅰ型糖 尿病 自身免疫病,发病基础是遗传缺陷,主要表现为某个抗原基因异常,存在家族发病倾向 注射胰岛素等 Ⅱ型糖 尿病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也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较明显的家族史 饮食调理与药物治疗相结合,适度体育运动等 2.低血糖 (1)诱因:进食不足等因素。 (2)预防:均衡营养,避免出现低血糖。 判断正误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不会超过3.9~6.0 mmol·L-1的范围。(  ) 【答案】 × 【提示】 正常人摄入过多的糖时,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可能高于这个范围。 (2)在血糖含量低的情况下,肝糖原和肌糖原都能转化为葡萄糖。(  ) 【答案】 × 【提示】 肌糖原不能转化为葡萄糖。 (3)血糖浓度升高时,会诱导胰高血糖素的合成。(  ) 【答案】 × 【提示】 血糖浓度升高时,会使胰岛素的分泌增加。 (4)尿液中含糖就一定是糖尿病。(  ) 【答案】 × 【提示】 一次性摄入的糖过多,也可能使尿液中含糖。 (5)糖尿病都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 【答案】 × 【提示】 Ⅱ型糖尿病也可能是由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的。 (6)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升高。(  ) 【答案】 √ (7)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成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 【答案】 × 【提示】 激素不能成为细胞的结构组分,只起调节作用。 任务一 分析血糖平衡调节 探究1 分析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提高理解能力   下图为一健康人在上午8点吃早餐后血糖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早餐后,ab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 (2)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 (3)cd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探究2 分析血糖平衡调节与胰岛素的作用原理,提高理解能力   如图所示为胰岛素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示意图,其中GLUT4是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 (1)胰岛素与细胞质膜上的胰岛素受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