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0533

高教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 课件 (共30张PPT)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141545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教,国家,PPT,30张,课件,形成
  • cover
(课件网)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 早期国家的形成 远古人类与史前文化遗存 壹 目录 从部落到国家 贰 夏商西周的兴亡 叁 第一章 远古人类与史前文化遗存 比较出土的石器有何不同? 表面粗糙 打制而成 表面光滑 磨制而成 原始社会因为石器制作技术不同而被区分为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一、石器时代的人类和文化遗存 (一)旧石器时代 1.含义: 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时间:170万年前—1万年前 3.遗存代表:元谋人、北京人 “上古穴居而野处。” —《周易》 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灰烬 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烧骨 火烧过的朴树籽 4.生活特征: 渔猎采集、群居生活、学会用火 (一)旧石器时代 1.含义: 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时间:170万年前—1万年前 3.遗存代表:元谋人、北京人 一、石器时代的人类和文化遗存 1.含义: 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时间:1万年前—BC2070年 3.典型代表: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 (二)新石器时代 一、石器时代的人类和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BC2070年):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时间 地域 文化遗址 发展概况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 黄河中游 仰韶文化 彩绘陶器、粟 黄河下游 大汶口文化 长江下游 河姆渡文化 水稻、养蚕缫丝 距今约5000年前 黄河中、下游 龙山文化 黑陶 辽河下游 红山文化 玉器、祭坛、神庙 长江下游 良渚文化 思考:新石器时代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二)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人面鱼纹彩陶盆 龙山文化-黑陶高柄杯 红山玉龙 良渚玉琮 大量使用陶器 一、石器时代的人类和文化遗存 思考:新石器时代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二)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 大量使用陶器 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河姆渡遗址碳化稻米 生活逐渐稳定 一、石器时代的人类和文化遗存 南稻北粟 更强的征服能力 稳定的 食物供给 思考: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什么特点? (二)新石器时代 分布广泛,各具特色 中原核心 多元一体 一、石器时代的人类和文化遗存 第二章 从部落到国家 生产力不断发展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中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原始人群 从事渔猎和采集;群居生活;已经学会使用火 大量使用陶器,饲养家畜,从事原始农业,并呈现出南稻北粟的种植倾向 大量使用玉器,出现祭坛神庙,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经济基础发生变化 上层建筑发生变化 私有制产生,并逐渐成为主体 出现阶级分化,公共权力的设立,早期国家雏形的产生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力的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财产出现 出现贫富分化 奴隶主及奴隶阶级产生 国家机器出现,原始社会解体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禅让制———三皇五帝 材料: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舜承尧位,这种做法被称为“禅让”。 良渚遗址证明,距今5000多年,早期国家已经出现。 LOREM LOREM LOREM LOREM LOREM LOREM 三皇 颛顼 帝尧 黄帝 帝喾 帝舜 禅让制: 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和考察的方式,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第三章 夏商西周的兴亡 ①背景:禹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②概况: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 一、夏朝 (1)夏朝的建立 材料一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 燕策一》 材料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