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3252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一上-阅读6. 影子(第2课时)(教案)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203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阅读,2课时,影子,任务型,文一,版语
  • cover
6.影子(第二课时)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感受古人对光影现象的观察智慧,结合课文中对影子的生动描写,体会传统文化中“立竿见影”等智慧表达,增强文化认同感。? 语言运用:学习“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和“影子像小黑狗”等比喻句,积累生活化语言,模仿句式描述生活现象,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思维能力:观察影子随光源变化的规律,思考光影关系,在探究自然现象过程中,锻炼逻辑推理能力与科学探究思维。? 审美创造:体会课文中影子动态变化的趣味美,通过绘画、手影游戏等方式,展现对影子的创意想象,培养独特的审美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影子的喜爱之情。 2.借助情境,理解相关方位和方位词。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 巩固对方位词的理解运用,体会影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语句,感受课文情感。 【教学任务】 一、复习巩固 字词过关 1.放飞气球:出示本课生字词,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字词。 2.我会写:看拼音写汉字,并组词。 zài 在 ( 在家 )( 正在 ) hòu 后 ( 后面 )( 后来 ) wǒ 我 ( 我们 )( 我家 ) hǎo 好 ( 好朋友 )( 友好 ) 二、朗读课文 理解体会 1.朗读课文:学生朗读,教师正音。 要求:圈出文中的方位词。 明确:前、后、左、右 2.影子的形成: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 点拨:影子的形成要有光和不透明物体两个必要条件。 3.交流思考:此时的太阳在什么方向?说说你的发现。 太阳在 后 ,影子在前 太阳在 右 ,影子在左 太阳在 前 ,影子在后 太阳在 左 ,影子在右 点拨:影子的方向会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影子与太阳的方位是相反的。 4.方向辨别:进一步理解方位词,要求说出图中影子的方向。 5.阅读理解:“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 狗。” (1)比喻句,把 比作 。 为什么说影子像小黑狗? 相似点: 、 。 答案:影子 小黑狗 黑色 常常跟着人 (2)常常,近义词:经常。 (3)影子与人关系:形影不离 6.体会情感:“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1)在句子中“它”指什么?明确:影子。 (2)为什么说影子是好朋友呢? 原因:“常常陪着我”———形影不离(像朋友) (3)“好朋友”表达了“我”对影子怎样的情感? 明确:喜爱 7.赛读课文:出示课文,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三、小组互动 课堂拓展 1.儿歌拓展:展示另外一首儿歌《影子》。 提问:从儿歌中你知道了影子的哪些特点? 明确:光在前,影在后。光在左,影在右。光在斜方影变长,光在上方影变短。 2.交流思考: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影子的特点。 (1)光在斜方影变长,光在上方影变短。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一天中影子的变化。 3.合作挑战:说说你前后左右坐的同学是谁。 影子游戏:三人一组,一人站在中间,一人扮演太阳,另外一人扮演影子。 要求: (1)影子要根据太阳的移动而改变自己的方向; (2)影子要模仿中间那位同学的动作。 4.手影欣赏:欣赏利用影子表演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也可以很有创意地加以利用。 提问:你能用手影做哪些事物呢? 参考:展示手影图片。 四、师生归纳 课堂小结 1.我的收获: (1)影子的形成要有光和不透明物体两个必要条件。 (2)影子的特点:①随着光的方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②颜色是黑色;③与人的关系:形影不离。 (3)作者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影子比作小黑狗。 (4)课文传达出了“我”对影子的喜爱之情。 五、随堂小测 素养提升 【课堂评价】 1.自我评价 2.小组评价 【布置作业】 1.把课文朗读给家人听, 说说你对影子的了解。 2.和同学玩玩手影游戏或者玩玩踩影子游戏。 【板书设计】 6.影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