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雨点儿(第二课时)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感受文中“雨润万物”的诗意表达,传承人们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增强文化认同感。 语言运用:学习“数不清”“云彩里”等词语,掌握疑问句与陈述句的表达,模仿对话句式描述自然现象,提升语言表达的生动性与准确性。 思维能力:思考大雨点儿、小雨点儿不同去向的作用,理解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在分析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与科学探究意识。 审美创造:领略雨点儿飘落的动态美与植物生长的生机美,通过绘画、朗诵等形式展现自然意境,激发对美的感知与创意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雨点儿给大自然带来的美好变化。 【教学任务】 一、复习巩固 字词过关 1.读生字,组词语:生字回顾并组词。 2.书写练习:书写本课生字。 二、精读课文 理解内容 1.朗读指导:朗读指导注意读好问句语调、儿化音和轻声字。 2.认识儿化音: “儿”属于独立的音节,注意读的时候需要把舌头卷起来,不能与前面音节分开读,“雨点儿”的读音应该是yǔ diǎnr,而不是yǔ diǎn ér。 3.朗读指导: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注意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好停顿 5.小组讨论: 哪个词语写出了雨点儿多?(数不清) 教师:在生活中,你觉得还有什么是数不清的呢? 举例:头发 星星 树叶 6.朗读思考:雨点们要去哪里? 大雨点: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小雨点: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7.朗读思考:为什么小雨点儿不去荒漠?为什么大雨点儿不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8.思考讨论: (1)小雨点儿去的地方有什么变化? 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2)大雨点儿去的地方有什么变化? 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3)思考:为什么花会更红,草会更绿?为什么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的照射,更需要水的灌溉。大雨点儿让没有花草的地方长出了花草,小雨点儿让花更红了,草更绿了。说明了植物生长需要水分。 9.交流讨论。 假如你是雨点儿,你想要到哪儿去?为什么? 三、课内拓展 知识积累 1.知识拓展:读一读,背一背: 《大雨点儿,小雨点儿》 大雨点儿,小雨点儿。 大小雨点儿连成线。 小雨点儿,浇花草, 花儿草儿长得好。 大雨点儿,洒荒坡, 荒坡变得花草多。 大雨点儿,小雨点儿, 大小雨点儿讲奉献。 四、师生归纳 课堂小结 内容感悟: 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它们的选择都给大地带来了美好的变化。希望我们也能像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一样,用我们的爱心,让大自然变得更美丽! 【课堂评价】 1.自我评价 2.小组评价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爸爸妈妈听。 2.了解雨水还能给大自然带来什么好处。 【板书设计】 10.雨点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