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内容 课标要求 本册教材讲述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以及三者的有机统一,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点。本课结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目题逐解(一)(二)———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理清主干知识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基本国情: 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原因 内 因 清政府对内实行 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社会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外 因 _____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进程,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1) 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 ,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呈现错综复杂的状况。 (2)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 的矛盾、封建主义和 的矛盾。 3.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决定因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 。 (2)两大历史任务:争取 、人民解放,实现 、人民幸福。 |微|点|拨| 4.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救国方案 (1)目的:拯救 。 (2)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3)启示:中国迫切需要 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 凝聚革命力量。 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条件 思想 基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阶级 基础 1919年五四运动后, 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初心 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 、为中华民族谋 意义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 ,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6.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代表 对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的选择 人民的 选择 第一种 方案 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 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抛弃 第二种 方案 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 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不认可 第三种 方案 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 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7.历史结论 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 的必然,也是 的选择。 |微|点|拨| 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符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顺应了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任务;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即时训练评价 一、微点澄清判断 (1)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 ) (2)辛亥革命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3)在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 ) (4)1919年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 ) (5)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 (6)20世纪上半叶,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幻想在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 二、教材资源发掘 1.(教材P3“探究与分享”改编题)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