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4420

2025-2026学年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间隔排列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974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2026,学年,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 cover
间隔排列 【教学目标】 1.能识别间隔排列的规律,并用符号(□○□○…或ABAB…)表示排列特点。 2.使学生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掌握两端物体不同时数量相等,两端物体相同时数量相差“1”的规律。 3.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能力及模型意识。 4.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 发现和概括规律,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铅笔串。 【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法、直观演示法、验证法。 学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准备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一侧开孔,里面装着一串红、黄一一间隔排列的铅笔。 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拿出礼品盒),这件礼物在我们写作业时经常用到,你们猜猜看,里面装的是什么呢? 师(拉出一支红色铅笔):这是什么东西?是什么颜色的?(再拉出一支黄色铅笔)现在呢?(又拉出一支红色铅笔)再看(再拉出一支黄色铅笔)。那你们猜,下一支会是什么颜色的铅笔?为什么? 生1:红色,因为一支红色后面就是一支黄色,这样排下去的。 生2:红色,因为它是有规律的。 生3:是一支红色一支黄色、一支红色一支黄色……这样排下去的。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这串铅笔是按照一支红色一支黄色这样的规律排列的,是“一个一个”。 师(展示下一支铅笔):真的是红色的。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种“一个一个”的排列中蕴含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1.观察比较,发现特点。 展示小兔与蘑菇排列的图片,提问:图中的小兔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 (1)观察图片。 师:分组观察小兔与蘑菇、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的排列,用符号“□○□○…”或字母“ABAB…”记录规律。 生1:兔子和蘑菇、夹子和手帕、篱笆和木桩都是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的。 生2:每两只兔子中间有一个蘑菇,每两个夹子中间有一块手帕,每两根木桩中间有一块篱笆。 师指出:像兔子和蘑菇、夹子和手帕、篱笆和木桩这样每两个同样的物体间排一个不同的物体的排列,叫作一一间隔排列。排在最前面和最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作两端物体。在这幅图中每组的两端物体都相同。除了两端物体之外,中间的另外一种物体,比如蘑菇,我们称它为中间物体。 (2)填写表格。 师:在这样的排列中,两端物体的数量和中间物体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呢?咱们先来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 (学生合作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师:表格填好了吗? (学生展示表格,核对数量) 小兔(8)只 木桩(13)根 夹子(10)个 蘑菇(7)个 篱笆(12)块 手帕(9)块   (3)规律总结。 师:每组物体在数量上有什么特点? 生:兔子的只数比蘑菇的个数多1,夹子的个数比手帕的块数多1,木桩的根数比篱笆的块数多1。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在数量上的关系吗? 生: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个。 师:反过来说也就是中间物体比两端物体少1个。 2.圈组分析,探索数量关系。 (1)分组圈画。 任务:将小兔和蘑菇看作一组,依次圈画,观察余下的物体。 发现:若两端是小兔,小兔的只数比蘑菇的个数多1;若两端是蘑菇和小兔,则数量相等。 用字母表示: (2)归纳规律。 两端物体相同→数量相差1(多1或少1), 两端物体不同→数量相等。 3.画图验证,深化理解。 (1)画图任务。 画4个□,○可能有几个? 示例:□○□○□○□(○有3个,两端都是□,□比○多1个) ○□○□○□○□○(○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