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7520

完形填空体裁微解 记叙文 导学案(原卷版+解析版)-备考2026届高考英语复习专题

日期:2025-09-23 科目:英语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0次 大小:3226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完形填空,复习,英语,高考,2026届,备考
    完形填空体裁微解:记叙文 I 题型概述 一、题型总览(记叙文词义层次题) 记叙文在材料组织和叙述过程中具有“双线”特点,即情节线和情感线。情节线:文章往往以第一或第三人称进行叙述,描写生活中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一些人物或者事实情节等。情感线:在记叙人物或事件的过程中,作者肯定要对文中的人物或者某一特定情节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进行个人评论,有时思想情感或评论并不明确说出,而是隐含在字里行间。通过浏览全文,梳理“双线”,考生便能快速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情感态度。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双线如下: 1.显性情节线:saw a trembling dog alongside the road→tried to coax the dog but frightened it to run off→search for the lost dog→call the lost dog's owner→put the dog on a flight to Michigan 2.隐性情感线:show mercy for the lost dog→felt troubled by his behaviour→be glad to know someone cared about the dog. 同时,仔细研读近几年高考完形填空我们不难发现,记叙文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文体,多以记人和叙事为主。具体地说,它是借助叙述、描写等手段记叙社会中的人物和事件发展过程,用以表现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记叙文多以人的思想和行为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的变化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来展开叙述。研读记叙型完形填空,可看出以下趋势: a. 首句完整,线索清楚。 一般作者在第一句话就交代了人物的姓名、身份、业绩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然后再介绍事件的发生、发展,最后得出结果。 b. 叙述灵活,侧重语境。 文章以叙述为主,人物间对话较少,绝大部分篇章是作者在描述事件,较少加入作者的观点或评论。因此,常出现态度与观点的跳跃变换,或语气上差异。这增加了情景的迷惑性,从而突出了对语境的依赖,实现了在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通过语境,辨析词语,作出选择。 c. 实词为主,虚词为辅。 高考记叙型完形填空,篇章不长,一般在200~260个词左右,始终紧扣话题中心,形成一个主题连续体。选项一般为同一词类或同一范畴。重点集中于动词、名词、形容词或副词等实词上,介词、连词、冠词等虚词的考查相对较少。实词为主,虚词为辅,更能体现在语境中考查英语运用能力这一思路。 二、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 1.命题规律 近三年高考完形填空对考生在语篇中准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的考查尤为突出,主要涉及名词、(短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词义理解、一词多义的积累、以及熟词生义的判断。 2.备考策略 在记叙文类完形填空的解题过程中,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之外,还需要一套过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很明显,如果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思路,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大幅度提高正确率。 ①读透首句,掌握主旨 重视首句,明确短文话题,了解篇章结构,预测全文内容。绝大多数记叙文的作者都会用一句话点明人物的姓名、身份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然后再逐渐深入介绍事件的发生、发展,最后得出结论,所以读透句首对学生了解全文至关重要,这就是我们理解文章内在联系的"突破口"。 ②跳空速读全文,掌握中心 速读全文要求一气呵成,跳过空格,快速阅读,领会大意,把握中心。重点了解记叙文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和结构主线。 ③身临其境,故事重构 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假设自己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在此情此景下,模拟故事的情景,体会人物的心情,推理故事的发展,体验作者的心情以及观点和态度等,这样才能对故事或事件有一个贴切的把握,才能选出符合语境的选项。同时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常识。 ④关注末段,注意感想 最后一段通常是作者的有感而发、心理体验或经验教训等。要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