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测量(一) 第1课时 教室有多长 课时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及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 2.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在丰富的测量活动中,具体感受物体的长与短。 3.经历在测量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优化思维。 情境导入: 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呀 是我们的教室。 每天我们都在这个温馨又熟悉的教室里学习、玩要,大家知不知道,咱们的教室到底有多长呢 不知道。 今天,咱们就变身小小测量师,一起来测一测教室的长度吧! 新知互授 怎样量教室的长度 你们知道吗 不知道。 看,我们的好朋友淘气、笑笑和妙想也在讨论怎样量教室长度这个问题呢,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他们准备用什么来测量 淘气说用身边的物体测量,笑笑说用笔或文具盒测量,妙想说用脚印测量。 淘气、笑笑和妙想想出了这么多的主意,那你们来说说,他们的方法可行吗 你们还有没有别的新奇想法 可以用书本测量,把许多书摊开连成一“书尺”。用跳绳,沿着教室边拉伸测量。 同学们的小脑瓜可真灵活!这些用身边物品测量的方法都很棒,不过在测量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记住,不管用什么工具,都得先确定好从哪儿开始量,也就是起点,量到哪儿结束,也就是终点,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哦。 现在,就请各小组按选取的测量工具,动手试试看吧!看看咱们的教室到底有多长。 可以用铅笔测量,将铅笔一端对齐教室的墙角作为起点,然后小心翼翼地一支接着一支摆放,另一名学生则盯着铅笔,嘴里数着:“1、2、3......”同时,旁边的记录员认真地在表格上写下“铅笔,数量:XX支”。 用文具盒测量的学生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由于同学们的文具盒大小不完全一致,他们在摆放过程中发现文具盒长短不一并且紧挨处出现了缝隙,不过小组成员并没有气馁,马上停下来讨论调整方法。 同学们,刚才老师发现了一些大家在测量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有书本摆得歪歪斜斜的,有尺子没用对刻度的,还有因为测量工具长短不一导致测量中断。大家想想咱们刚才的测量过程,这些问题会不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呢 如果有,我们该怎么改进呢 老师,书本摆斜了,测量的长度就会变长,不准确,应该把书本摆直。 是用不一样长的文具测量不好,要选一样长的工具,或者用尺子量,尺子上有刻度,测量更精准。 同学们说得太对了!测量的时候一定要直直地摆放工具;如果用多个相同工具,要保证它们长度一致;要是用尺子,最好是同一种尺子。记住这些小窍门,咱们下次测量肯定能更准确。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带着刚才学到的经验,再次选择合适的工具,重新测量教室长度,并且要记录下测量的结果,老师相信这次你们一定能做得更好! 选择尺子的小组,一名学生紧紧按住尺子的一端,确保与起点重合,另一名学生沿着尺子边缘慢慢移动手指,保持尺子与教室长的一边平行,然后再接着放第2把尺子,两把尺子间不要留有空隙。 用脚印测量的小组,先从教室的一端开始走,前后脚紧紧相贴,要沿直线走,一边走一边数走的步数,直到走到教室的另一端。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测量结果。大家看,同样是用脚量教室长度,为什么笑笑小组和淘气小组的结果差别这么大呢 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小组内再讨论讨论。 笑笑和淘气的脚大小不一样。 他们在测量时脚步的间距可能不同。 也许有人测量时走歪了。 那大家想想,要是以后我们要和别人比较测量的长度,该怎么办呢 选择同一种测量工具,且用同样的测量方法来测量。 这就是测量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统一测量工具。只有大家都用相同的标准去测量,结果才有可比性。 课后,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测量一下自己家中的客厅、卧室或者书桌的长度,把测量结 ... ...